第407页

谢氏宗族有十八房之多,成员遍布整个浙江,当初倭寇差点要进犯余姚时,据说谢家一声令下,就动员出几百青壮拿了兵器出来准备打仗。不过后来倭寇被杨承祖打回去,也就没有打起来。新军筹备阶段,谢家也与其他士绅一样出了钱粮,至于其他的,就没太多往来。

谢正是南京礼部的员外郎,从五品官身,不过之前因为身体原因,一直在家告病不出。谢迁年轻时在富家教书,就有那家的千金小姐前来私会,被他正言厉色的给驱逐出去。从这个事例就可看出,谢迁本人的相貌非常出众,谢正继承了其父的优良基因,虽然年过五十,但仪表风范,依旧可以称为潇洒出众。

“杨将军,老朽夤夜前来,多有打扰,还望将军勿怪。只是老朽年事已高,像是这酒席宴饮,实在是有心无力,就不与列公面谈,只好在这里等。”

“谢翁何出此言,若是知道您在,在下定当推掉酒席,前来拜见。谢老翁身体可好?下官一直想去拜会,当面聆听老翁教诲,只可惜俗务繁忙,始终未得抽身拜见。”

明时,老翁为对人的最尊敬称呼,有人称严嵩为老翁,甚至被说是阿谀,就知这个词语的尊敬程度。杨承祖这种新贵,如果卖一些面子给谢迁自然大家都好,如果铁了心的不给脸,谢迁也没什么好说。就如同当初的江彬,到江南时,也不来谢家拜码头,他也不可能真的把江彬如何。

像是杨承祖这种态度,就得算是最会做人那种,谢正倒也颇为赏识,含笑点头“将军,家父身体康健,若是将军有暇,还请光临寒舍。如你这等少年英雄,家父也最是欣赏,平日说起你编练新军之功,家父亦是赞不绝口,说你是国朝东南屏障。”

“谢老翁实在是过奖了,在下实在是愧不敢当。”

两人的气氛很是融洽,冷飞霜则充当侍女,为两人及张嘉胤端了茶及点心果品过来,谢正微微笑着“听说杨将军这次大破倭寇,犁亭扫穴,捉了不少强人。还营救了许多被强人绑去的人质,内中还有南京谢遵谢员外的公子?”

第七百六十五章 宝树谢氏(二)

“谢员外的公子是有的,不过他是不是肉票,这还难说的很。现在还在审讯的时候,一些人的身份,一时甄别不出。谢翁此来,莫非是为了谢大公子的事?”

谢正摇摇头“这倒真的不是。我们宝树堂谢家,与乌衣谢家,是有些渊源,但是牵扯也不深。谢世兄乃是东南名士,与老朽及家父有诗文唱合,算是个文友,不过也仅此而已。不久之前,谢世兄到家中来过一趟,说是和杨世兄这边有些误会,希望家父出面,代为说项。你是知道的,家父年事已高,这些俗务,无心料理,何况杨将军是做大事的人,私怨不会放在心上,也就好言把谢世兄劝走了。后来听说他的公子在你这里,我与谢昌兄年岁相若,也有些交情,就想来拜望一下他。杨世兄放心,老朽来时,家父已经再三叮嘱过,绝对不会干涉杨将军平倭大事。”

他看了看窗外,脸上的神色也严肃起来“区区倭寇,仗着自己是洪武天子定下的不征之国,竟敢杀官掠城,欺我泱泱中华无人。家父若在朝中,也要主张给他们一点教训。这一仗,打的好!与倭寇有关的人,也该狠狠的惩办!老朽此来,只是看一看故人,若是不方便,就算了。”

“谢翁太客气了,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来人,请谢大公子过来。”冷飞霜依言退出去,谢正从怀中伸手,取了一叠文书出来。

“谢家本是寒门,家父年轻时,尚要教馆维生。这些年间,蒙天子皇恩浩荡,家中积下些许财富,不过户大人多,也不过勉强糊口而已。然,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时,无钱何以募勇,无粮何以养兵,谢家不才,也愿意毁家纾难,这里是上田一千七百亩,情愿捐于朝廷,以为新军之军食。”

这个时代家业的象征就是土地,不管生意做的多大,如果没有田地,就让人觉得少了几分积淀,家业不稳妥。大地主或是官员,都是想方设法,都兼并一部分田地,让自己的土地越来越多。谢迁做过阁臣,有天子赏赐再加上投献,早就不是当初的寒门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