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怎么说?”
“请苏董先获得石油总公司某位领导的同意,然后,咱们把声势造出来,中石油那边,估计也就半推半就了。否则的话,一份公函发过去,中石油肯定要上党委会,万一投票反对,咱们就被动了。说不定还要咱们想办法退出……”李琳说的苏城连连点头,这样的事情不是可能发生,而是经常发生。如果中石油强制苏城退出俄罗斯的石油服务活动,就算周老帮忙,他也得先推出来,才能再找说辞进入,一来一去耽搁下去,再好的事也黄了。
闫学灿看他们决定了,问道:“苏董,您准备招募多少人?”
“第一批,1万人。完成先期建设后,1个月里,要招募5万人以上。若有必要,可以增加到10万人。”苏城给出决定。
10万人的国家石油会战,国内每隔几年就会进行一次。但由私人企业掀起这样规模的石油会战,还是让人感觉到震撼和畏惧……
李琳不禁劝道:“万人太多了。最好先从千人规模开始,三四万人已经很多了……”
“那就9000人,总人数只增不减。”苏城换了严肃的面孔,道:“这就是一局零和游戏,赢家通吃,输家通赔,有进无退!”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拜访
如果是其他人,想获得石油总公司某位领导的谅解,难度是非常高的。别看部委的帽子没有了,石油总公司内部的独立性却丝毫不弱。更重要的是,像是石油总公司这样的机构,它不差钱。
政府机关只有缺钱的时候才百依百顺。不差钱的政府机关是最烦人的,因为他不和你谈钱了,也不会和你谈服务,最多谈谈政策,可你要是谈的深了,它又会和你谈理想谈奋斗……
苏城要是90年代再想做石油公司,大约就只能笼罩在石油总公司的光环下,一边辛苦的数钱,一边把数好的钱送出去。
好在,此时的大华实业已经变成了中国石油版图中的一份子,就像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大型公司一样,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习惯到自然,从自然到理所当然。
借着这些年积累的背景,苏城先拜访了发改委,又去了一趟国务院,最后才前往石油总公司。
一天拜访三个大衙门,苏城突然有点能够体会到台塑王永庆的感觉了。当然,人家拜访的是行政院长等正职,苏城拜访的只是副职和秘书们,位置不同,痛快是一样的。
到了刘秉的办公室,已经挂上了常务衔的副总经理,依然是一副要死不活的老头样儿,瞅着苏城直笑,道:“你为国争光我举双手赞成,但你得做出为国争光的表率来,而且要有实际的效益,不能赔本赚吆喝,否则的话,我不好给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