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战双方都没有去管这些外来因素,因为他们的四周到处是敌人。这时候就连瞄准都不用,待着就是打,像是打破门而入的盗贼一样,下狠手往死里揍。

战场上越来越多的坦克被击中起火燃烧,趴窝的坦克也不在少数。这时候苏联方面总算是有了战绩,已经有十几辆中国虎趴在哪里无法动弹,全都是因为履带被打中。这些坦克基本上都是履带被连续击中,护甲被打穿,履带被击断。

然而就算是无法动弹,趴窝中国虎里面的装甲兵并没有放弃战斗,此时双方已经交缠在一起,可供他们攻击的目标还有很多,反正坦克炮能用,只是不能走而已。

而且一旦有坦克趴窝,同一个坦克排的坦克都会进行掩护,保证他们的安全。

战场短时间看起来很胶着,因为苏联坦克数量很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苏联坦克被摧毁,双方数量上的差距在渐渐拉近。

已经对苏联坦克集群展开的包围的中国豹这时候也开始加入战场,他们已经完成三面合围的战术,这时候是该他们出手了。比起中国虎的105毫米滑膛炮,中国豹上面的76毫米滑膛炮一点也不示弱,虽然杀伤力不如中国虎,但胜在射速快,精准度高的特点。并且还是专找t-26下手。

两个方向几百辆中国豹加入战场,便第一时间扭转了整个战场上的局面。两个防线的中国豹像两把尖刀直直插进苏联坦克集群的中后方,坦克炮在不断奏响苏联坦克的死亡乐曲。不断有t-26被击穿打爆,双方的力量态势在这一刻发生扭转,数量上中华坦克开始居于上风。

苏方面虽然很善于打混战,但遇到中华这样的对手,一点都不好使。苏联方面的坦克炮虽然能对中国豹产生威胁,但威胁也有限,一两炮对于中国豹的防护能力还构不成威胁。只要不是连续被击中,中国豹都能挺过来。反之看看苏联方面,就是t-3476碰上中国豹,一样也不够看。

这款本来就是研究来对付中国豹的坦克,面对真正的中国豹反而不好使了。虽然苏联方面也有考虑外贸型的坦克有被削弱,也提高了不少性能,但还是低估了中国豹的真正实力。t-3476在战场上的实战检验,已经可以证实,这种实力的坦克,还不是中国豹的对手。或许以后的t-3485出来后,能和现在的中国豹一较高低,只不过那种型号的坦克还没有搞出来。而现在的500多辆t-3476,将会永远埋葬在西伯利亚平原上。

战场上你来我往,炮弹在不停的飞舞着,此时胜利的天枰在中国豹加入战场时,已经向中华方面倾斜。双方已经交缠在一起,苏联方面就是想撤退也难了,就是要撤退到防线后面,也要再损失最少一半的坦克。而且很有可能,一辆t-3476都回不去。

就在双方坦克如火如荼交战之际,在中华方面,上百个手持反器材狙击步枪的狙击手悄然来到战场外。他们并没有深入双方交战的地域内,而是直接在外围摆开射击姿态,寻找开枪的机会。

张飞国此时身上就带着一把反器材狙击步枪,之前那把小口径的狙击步枪已经被他留在后方。这里已经用不上那种口径的子弹,要的是127毫米或者20毫米穿甲弹。

狰狞的反器材狙击步枪被他放在雪地中,从口袋中拿出两个铁片放在三脚架的底部,随后三脚架被放下。整个人都趴在雪地中,扶着反器材狙击步枪,眼睛距离瞄准镜十五厘米。十字准心不断在战场上寻找着攻击的目标。

他的任务不是把坦克打爆,就凭手上的武器,也不可能做到。主要目地就是杀伤坦克里面的乘员,让坦克瘫痪,进而成为无法移动的靶子。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坦克驾驶员。只要打掉了驾驶员,那坦克就会短时间无法移动,这个时间内,可以被摧毁好几次了。

张飞国通过瞄准镜看着一个个目标,其中有不少可以攻击的目标,但他都没有行动。和坦克兵一样,他把目光看向那些t-3476,至于t-26,还不用他动用这把20毫米口径的反器材狙击步枪,这是在浪费。因为只要127毫米的狙击步枪就能击穿,反正效果都一样,能不浪费就不浪费,还是把这些目标留给其他使用127毫米口径的狙击手。而127毫米反器材狙击步枪现在还无法击穿t-3476,就是能击穿,也没有多少杀伤力。所以这个重任就落在那些手持20毫米狙击步枪的狙击手身上。

张飞国一直都很庆幸,当初在哨所中救下那个华人商人,并且对苏联追兵展开攻击。不但让他和战友们获得了功勋,也让他有机会拿上最先进的狙击步枪。有幸看到这场坦克大战,并参与其中。功勋另外说,他最高兴自己有这样的施展平台来表现自己。同时他也在庆幸,就是当一个边防兵,也始终没有忘记狙击训练,不然也无法拿到这把无数狙击手梦寐以求的大杀器。因为在得到机会时,还要进过考核,过不去就回到原来的部队,也只有过得去才有今天这样的机会。他通过了,才有机会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