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哪怕讲得不好呢,毕竟还是小孩子嘛,若说不好,那也只能怪安排的大人。明知小孩子不顶事,却非要小孩子上台,便是再天生佛心,也受限于年岁呀。

无花对人心的把控再怎么厉害,却不明白怜弱是每个人的天性,对这样小的小孩子哪怕有些什么纰漏,大多也只会一笑了之,绝不会揪着不放。

不过无花要的也不是这些富家太太小姐对小和尚不满,他要的是江湖中的口碑,所以也算不上什么。

小和尚一步一步稳稳当当迈步上台,眼睛含笑看着退在后面的无花,笑意底下是翻涌的怒火。

谁说小孩子不会生气,小孩子可是最记仇了。

花满楼在台下两只手交缠在一起,学过“灵犀一指”的手指被勒到发白也没有知觉。

比起所谓名声,花满楼更关心小和尚的身心健康。此时小和尚明显与平时不同,如果说平时是个糯米团子,现在就像是一锅煮沸了的滚水,走上台去的背影都似乎冒着热腾腾的蒸汽。

这可不行啊,花满楼心里担忧。

等小和尚年纪再大一点,就会明白这样的算计在江湖中数不胜数,若是在这里就被无花这件事改了心态,日后再碰见这样的事又该怎么办呢?

花满楼不愿意看到小和尚为了丑陋的事物丢掉自己的纯真善良,那根本不值得。

但现在是小和尚一个人的战场,他若是强行开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讲经台很大,是一块圆形的台子,离地大概有一人高,小和尚站上去就像正宗安徽牛肉板面里的牛肉一样,小得可怜。

底下不知道哪位太太叹了口气:“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也派上来,这是做什么?”语气里似乎在为小和尚打抱不平。

花满楼听见这声感叹,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些。

看来就算小和尚讲得一塌糊涂,只是把《地藏经》背一遍,也不会太过难堪。

小和尚虽然一直不太喜欢那些经书,但他记性很好,不管什么读过两三次就能记住,并且一字不差。哪怕不习武去读书,应当也能稳稳妥妥考个小状元回来。花满楼对此很有信心。

“我叫释心,并不是少林弟子。”小和尚清脆的声音顺着清风送进每个人耳中,又惊起一阵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