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园里,盛煜在整夜的心烦意乱后,白日仍去衙署。
公事繁忙,关乎重大,足够令他冷静。
如是过了两夜,他终于在傍晚回府时抬步踏进了垂花门。
谁知到得北朱阁里,却见楼阁空空,魏鸾并不在里面。
盛煜扑了个空,问过仆妇,才知魏鸾前日去了敬国公府,将春嬷嬷和染冬都带去了,尚未归来。他近来闲暇时,所思虑的尽是盛明修和周骊音的事,一时未想起岳父魏峤的生辰,乍闻之下,还以为是魏鸾负气去了娘家,不由愣住。
仆妇见状,恭敬问道:“奴婢去请少夫人回来吗?”
“不必。”盛煜淡声说罢,转身走了。
到得晚间,西府那边传来消息,是长兄盛明诚抽空回府,还带了妻儿。他在京外为官,加之是衙署里的栋梁,每月顶多能抽空回来一趟。而盛煜时常在外奔波,能凑巧碰见长兄的次数少之又少,而今既撞见,自然要过去见见面。
阖府团聚用了晚饭,游氏好容易盼来儿子,忙将盛明诚一家三口带回去,秉烛说话。
盛闻天倒不急着叙话,见盛煜孤身而来,神情郁郁不似往常,便以有事商谈为由,带着他去了书房。到得那边,随手掩上门扇,指个古朴细雕的圈椅让盛煜坐着,自去倒了杯热水,口中道:“魏氏呢,怎么没来?”
刚坐稳的盛煜动作微顿,旋即淡声道:“有事。”
这态度着实敷衍,且眉目之间比刚才更阴郁了几分。
盛闻天不由皱了皱眉。
他虽是武将,能担负御前守卫之责,实是粗中有细的性子,听着这近乎别扭的语气,便知事有蹊跷。
曲园里夫妻间的事,原本不该他这当公爹的过问,但盛煜那神情却着实让他担心——亲自教养出的儿子,性情如何,做父亲的极为清楚。寻常冷静决断,深藏情绪,便是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更色,如今这鬼样子,自是为后宅的事。
遂踱步过去,道:“吵架了?”
这话直戳要害,盛煜微诧抬眉。
盛闻天咧着嘴笑了笑,道:“毕竟是过来人,见微知著。旁的事愈难愈险,你便愈沉着冷静,犯不着挂在脸上。唯有这后宅的事,便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运筹帷幄的相爷都莫可奈何,你还年轻呢。”
说着,金刀大马地坐在盛煜对面,“说说看,为何吵架?”
盛煜拧眉沉默。
盛闻天也不着急,拿着茶杯慢慢喝水,在两杯水见底后,终于等到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