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此刻,他看着不时晃到窗外的宝卿,目光落在书卷,心神却渐渐不宁。

他不自觉地开始数。

从树荫浓绿的晌午到落日熔金的傍晚,宝卿在窗边出现了三十六次,引得同窗纷纷张望。

眼见天色渐晚,她却丝毫没有撤离的打算。

盛明修终于坐不住,搁下书卷,抬步走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一定是因为老盛岁数太大,我竟然在弟弟身上写出了校园文的感觉……

蟹蟹頑張ろ、你好。、晏什七的地雷呀,么么哒!

第58章 默契

已近日暮, 晚风微凉。

盛明修出门后直奔宝卿而去, 衣衫飘动,英姿年少。

宝卿看了他一眼,却没出声招呼,只扭身往书院后面的凉亭走。几步后回头瞧,见盛明修不远不近地跟着,便放了心, 直走到亭下, 朝周骊音屈膝道:“殿下, 人已经来了。”说罢,没再逗留, 避到亭后的空地。

周骊音手里的书翻到一半, 却没怎么看进去。

长这么大, 她从未这样等过人,捧着本无趣的书自晌午傻坐到傍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换成从前,谁敢这样堂而皇之地晾着她,她早就扭头走了,就连东宫太子都不例外。后晌独坐时, 周骊音甚至想过,等盛明修上了钩,定得好好修理他一顿出气。

然而真见到他人,周骊音却怒不起来。

兴许是暮春的晚风太温柔,兴许是独坐太久, 周遭的寂静让她生出浓浓的孤独之感,在日倾西山时,愈发觉得凄凉——父皇母后暗里争执,皇兄也政事缠身,血脉至亲的人彼此算计逼迫,母后甚至想让她背弃父皇。所有人的心思都扑在权势,不像敬国公府阖家温馨。

如今就连盛明修都避着她,当真落得形单影只,无人问津。

周骊音看着渐渐走近的那双锦靴,目光随脚步挪动,却始终没有抬头。

直到盛明修在她两步外驻足。

“拜见公主殿下。”少年的声音清朗如玉,锦衫下身姿超逸。

周骊音闻言抬头瞥向他。

这一瞥,反倒让盛明修愣住了。

印象里的周骊音骄纵活泼,张牙舞爪又随心所欲,曲园初见的那次,便笑眯眯逼着他喝了两碗热腾腾的酸辣汤,寒冬天气里逼出满身大汗。后来更是肆无忌惮,或是强行命令,或是想法子要挟,总能逼得他束手无策,俯首听命。

那时她总是笑容得意,眼底藏满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