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嘉侯都算是放弃了这个长女,随她去了。
而二女儿沈玉柔,原本是承嘉侯最喜欢的乖巧孩子,可这些年性情大变,哪里有半分幼时温顺听话。
屡次拒绝了他安排的亲事不说,竟然还同那辽国质子有财物的往来,真是生怕皇上找不到理由整治承嘉侯府。
承嘉侯背地里简直要气得呕血。
至于被他寄予重望的明姝,平日里看着安安分分,对他这个父亲也很是敬重,可却是个闷声惹大事的。
不知什么时候就得罪了王皇后所在的王家,还做出突然南下这档事,叫他原本给她谋定的几门能带来不少利益的好亲事全都落了空。
几个女儿是如此,剩下的那些个庶子就更不行了。
一个个要么甚是庸碌,要么过于木讷,明明同样是在太学读书,可那二房的沈知钰却就是要比他们出彩得多。
对比之下,这叫承嘉侯如何不心里憋着一团火?
对此,明姝只能摇摇头。
憋火有啥用啊!
承嘉侯自己就是个不长进的,年少时不学无术,年长了却整天钻研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也难怪承嘉侯府在他手上一直走下坡路。
他有空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下功夫,倒不如多读两本书充实下自己,增长点智商。
明姝想是这般想,可自然是不能这么和承嘉侯说的。
她还是先理好自己那的事再说吧。
=
宫里暂时还未有消息传出来,明姝象征性在院子里呆了几日,调整好了心态,便重新开始去往了太学。
时隔年余再来,太学景致依旧,只是她的心态却和从前大不一样。
首要的,便是先找江太常问安。
书斋仍是那处熟悉的书斋,只是门口的那几棵总是郁郁葱葱的大树早已经落得半片叶子也不剩。
江太常见了明姝很是高兴,直接放下了手头正整理的案牍,要她坐下来说话。
先是问了她许多南巡相关的事,在听闻到她所遇到的一些艰险后,不由捋了捋胡子,摇摇头道:“也是苦了你了。”
而在听明姝说到兴农业的相关事宜时,则是笑着颔首:“不错,实务方可兴邦,钻研这些并不低人一等。”
一直到听完明姝的叙述,江太常才带着慈祥的笑容,细细打量了一番明姝,感慨道:“这一趟,你成长了许多,果然是值当的。”
他笑着摇摇头:“先前皇上和我说起这个,我还犹豫再三,觉得不妥……现在看来,皇上果然是英明。”
“皇上已经同我说过了他的意思,圣旨不日应该就会发下来,你这几日就先跟在我身边,学一学日后要注意的制度事项。”
江太常站起身子,便去一旁的书架上翻寻:“太学学官众多,却也分为许多个类别,有负责整理典籍的,有负责维护纪律的,也有负责钻研教学的……你如今年纪尚小,自然是不能立刻就上任教学。”
“皇上将要颁布的旨意里,是说要你先试岗三年,合格后才算是正式编入档案,这也算是为你减轻些非议。”
“不过最终要让人信服,还得是你自己拿出真本事来。”
江太常将从书架上取下来的厚厚一沓书卷和竹简递给明姝:“这几日你便先将这些背记熟了。”
那一堆书卷压了明姝满怀,她抱着这些卷宗,郑重地点头:“我一定不会给老师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