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的那篇《长安赋》也算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甚至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皇上读后,曾问作赋者何人,在得知我是个女子后,便说,有此好女,定是百家相求。”

说着,江乐之露出一抹苦笑:“可我更希望他说的是,有此英才,文坛之兴。”

“若是一般的学子,所作赋篇能得到皇上的赞许,那必然是前途无量,可只因我是女子,得到的便只是骤增的上门提亲者。”

“那时候,我就在想,就算我这般努力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用?”

“而这时候,沈知钰却跑过来同我说,说我写的那篇《长安赋》是如何如何的好。”

“他说得很细致,每一点都恰好合上了我的心意。”江乐之脸颊的小酒窝又一次浮现,“他说,江姑娘之才,沈某不如。”

“那时候我就想,我如果要嫁人,那就只嫁给他。”

“大概,你会觉得我这般的行径有些过于放诞了。”江乐之声音依旧很轻,仿佛是怕惊扰到什么一般,“可如若不是他,我是不准备成婚的。”

“不,不是放诞。”明姝摇摇头,她望着江乐之的眼睛,认真地道,“乐之很勇敢,是我见过最勇敢的姑娘。”

可她和沈知钰最终会如何,却也不是明姝所能决定的。

毕竟,影响婚事的,不仅是男女之间的感情,还有更多复杂的东西,比如家世地位,比如利益牵扯……

江乐之笑了笑,道:“我此时同你说这些,也只是想告诉你,无论结果怎么样,都不会影响到你我之间的感情的。”

“纵然他拒绝了我,我也不会因此而自弃。”

“毕竟,除了感情,我还有别的东西可以追逐。”

“这次同辽国使团的比试,我们都要努力。”江乐之捏了捏明姝的手,“让辽国,让天下,都能知晓大庆的女子于才学上并不输于男儿。”

=

这样一番促膝长谈的后果,就是两人到达五香斋时,里边连菜汤都不剩了。

还是靠着明姝同后厨交涉,才勉强得了两块白馍。

两人凑合着充了饥后,便快速赶回了书斋。

为了弥补浪费的时间,两人连午间小憩都省了,直接翻开书开始学习。

谢嘉言是在小憩后才再次进入书房的,瞧得两个伏案读书的身影,唇角微微上扬,也不打搅她们,便在一边坐下了。

他撑着着额头想了想,取纸铺开,提笔蘸墨,便开始认真地书写。

直待书房外传来摇铃声,明姝才再抬起头,起身想稍微活动活动。

“过来。”谢嘉言见她起身,便顺势同她招招手。

明姝哒哒哒跑过去,却被他塞了一叠纸。

她好奇地扫了几眼,却发现上面写的好像是些题型和解题思路。

字迹工整俊逸,内容简明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