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破题,怎么看着有点熟悉?” 明姝瞧着这一页上的题目,不由惊道,“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这道题我曾经拿去问过郑学官,而郑学官给出的回答,和这上面的思路几乎一摸一样!”
郑学官是负责教授上舍经学的学官,是个三十余岁、性子宽厚的学官。
闻言,江乐之也凑过来围观,在阅读完那段破题后,也不由点头称赞:“这段破题写的是真的不错,可以看出这著书者的渊博来。”
“那这…… ”
莫不是剽窃?
明姝与江乐之两相对视,眼里都有了答案。
“真相只有一个…… ”明姝艰难地吐字。
江乐之接着她的话道:“这本宝典的著书人……”
“就是郑学官!”两人异口同声地道。
在扒下郑学官的马甲后,室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明姝是知道部分学官囊中甚是羞涩的,却不知道他们有的羞涩到要靠倒卖教辅书谋取生计。
她回想起在上郑学官的课时,他一脸严肃地道:“听闻近来各学斋间通行着一本所谓的解题宝典……”
郑学官昂着头,正气十足:“这种玩意不知道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你们随便看看就行,切不可多信。”
那时的明姝还未多想,只是以为郑学官是在劝诫某些想要投机取巧的学子。
她那时还感慨,原来早在古代就有了教辅书。
解题宝典什么的,听着就很具有“营销”风格。
可却没想到,这书居然就是郑学官所著!
而这会儿再回想郑学官的话,明姝就体会出不对了。
在郑学官提起之前,大部分学子都从未听说过这所谓的解题宝典。
这本书风靡太学,不就正是在郑学官提起之后吗?
郑学官:随(快)便(点)看(去)看(买)!
似乎是感受到明姝的震惊,江乐之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奇怪的啦,太学里的学官不少都没有别的职衔,而学官的俸禄最多也就勉强维持家用……”
可但凡是个文人,哪个没有点烧钱的小爱好?
“所以学官们大都有着自己的生财之道。”江乐之凑到明姝耳边,语气神秘地道,“其实郑学官卖宝典已经算好的了,你听说过……没?”
江乐之说出了一本曾经在京城大为火爆的话本名字。
明姝点点头,这话本她不仅看过,还买了全册珍藏在小书箱里。
“那本书就是柳学官写的。”江乐之小声道。
明姝:!
她想起书中男女主角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和那细腻柔婉的文风,实在是无法将之和蓄着山羊胡、总板着个脸的柳学官联系来。
“还有还有……”江乐之似乎熟知这些小道轶事,一连又给明姝科普了好几位学官“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