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丹朱揉了揉额头, 下了床,“李奎林呢?他有什么反应?”
青枚跟在她身后服侍, “驸马爷让护卫们将李大人看守在房内,从今天早上起就没让他离开过,他暂时没什么反应,不知道在里面做什么。”
祁丹朱轻轻点头,叮嘱道:“让人看牢一些, 千万别出了什么差池。”
“是,习绿一直在门口守着呢,绝不会让他跑了。”青枚走过去给祁丹朱梳发。
“驸马呢?”
“驸马爷昨夜将活着的百姓们一一送了回家,凌晨时分才回来,刚刚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去门口看那些闹事的百姓了。”
祁丹朱心里担忧,但她这次没有急着出去,而是乖乖用了早饭,在用过饭后又乖乖喝了安胎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君行之担心。
知府门外民怨沸腾,声音越来越大,知府府内却格外风平浪静,安静的有些诡异。
祁丹朱放下药碗,将一切收拾妥当,才拿了件披风款步走了出去。
天气不知不觉已经越来越凉,一眼望去漫天无云,风卷黄叶,处处透着一股苍凉之意。
府内伺候的丫鬟们显然被府门外的阵仗吓到了,她们聚集在一起,瑟缩发抖地躲在墙角,看到路过的祁丹朱,连忙躬身行礼。
祁丹朱看了她们一眼,继续往前走,她隔着远远地就听到君行之清洌温厚的声音。
“我知道大家心里苦,有很多话想说,但大家不要冲动,也不要鲁莽行事,大家稍安勿躁,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李知府罪不可赦,我会按法规处置,一定不会轻饶了他。”
“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慢慢说,小心一点,别伤到孩子……”
君行之说得口干舌燥,但他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他知道这些话无法安抚百姓们,但至少要让他们了解到他的诚意。
百姓们短短几年间,先后历经了蝗灾、粮草案和这次的饥荒,沂临县先后两位知府全都为一己之私,不顾百姓死活,置百姓于水火当中,这次的事就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彻底压垮了百姓心里对朝廷的信任,百姓们对朝廷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难以再相信朝廷,更难以相信官员。
祁丹朱站在门口看了一眼,百姓们群情激昂,愤怒难当,他们听到君行之的话后,不但没有安静下来,反而更加激动,声音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