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定要快些想出办法,否则等会锦帝如果直接答应下来,下旨和亲,那么一切就来不及了。
她闭了闭眼睛,努力镇定,对着陈皇后拜了一拜,感激道:“多谢皇后娘娘提前告知丹朱此事,丹朱定不忘娘娘之恩。”
这次如果不是陈皇后提前将她召走,她就要毫无准备地面对塞外使臣忽然提出的和亲,那样的话,恐怕就真的来不及挽救了。
“你打算如何?”陈皇后问,她拿起旁边的佛珠再次拨动起来。
祁丹朱摇头,“我现时心绪混乱,还未想出对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去宴席再说。”
芳寿嬷嬷站在一旁,向来不悲不喜的面容终于急了起来,“你如果去了宴会,使臣们趁机提出和亲的事,这婚事恐怕立即就会定下来!你还不如先躲起来再做打算。”
祁丹朱苦笑了一下,道:“我如果不去,他们便不会在今天提出和亲的事吗?他们如果真的已经做好了决定,那么无论我去不去,他们都会向父皇提议和亲的事。”
芳寿嬷嬷声音微滞,“你如果不去,他们今日没有看见你,也许就不会提起和亲的事,等以后再说,就算他们真的提了,你不去就不用当面面对他们,可以在私下跟陛下求情,也许会有缓和的余地,可从长计议,如此总比当着众臣的面拒绝来得好,你是大祁的公主,如果使臣求亲的时候你当众直接拒绝,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她露出几分急色,“你要考虑清楚,和亲事大,此事如果处理不好,一旦引起两国争斗,那么这千古骂名和百姓的唾弃,你就背定了。”
百姓只求平安和乐,如果因为和亲的事引起战乱,祁丹朱这罪名就背定了,更何况,就算不提百姓,朝廷中的臣子们也是各种想法都有,他们之中一定有赞同和亲的人,祁丹朱如果到场直面他们,拒绝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到时候议论纷纷,将和亲的事传到民间,此事将难收场。
“嬷嬷,我明白你的担心,只是如果我不到场,父皇可能根本不给我考虑的机会就当众答应下来。”祁丹朱抬头看着芳寿嬷嬷,低声道:“那么我就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了。”
芳寿嬷嬷拧眉,沉着声音道:“陛下那么疼爱你,一定会考虑你的感受,不会当场就答应下来,他就算不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会看在你母妃的面子上……”
她声音一顿,看了陈皇后一眼,含糊道:“反正他定然不会逼迫你,只要你躲过了今天,私下跟他撒娇,想办法求情即可。”
祁丹朱苦笑,在陈皇后和芳寿嬷嬷心里,锦帝自然是疼爱她至极。
她们愿意帮她,却错估了她在锦帝心中的位置,也错估了锦帝对她的态度。
“自古难测帝王心。”祁丹朱目光平静,声音空洞中透着一丝悲凉,“江山平稳和一个无足轻重的女儿相比,究竟孰轻孰重,谁又说得清呢?”
陈皇后目光一痛,似是回忆起什么,拨动佛珠的手停了下来,颓然靠回椅背上。
在锦帝心里,江山和骨肉孰轻孰重,她不是最清楚不过的吗?
祁丹朱垂目,苍凉道:“更何况,就算父皇不愿,可那些大臣呢?一个娇纵任性的公主如果能成为他们功绩上的一笔,他们只会乐意之至罢了。”
芳寿嬷嬷拧眉,“那该如何是好?”
祁丹朱目光坚定道:“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我命由我,就算最后真的没有办法,我也绝不能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和气运,至少我要努力去替自己争取一次。”
陈皇后和芳寿嬷嬷同时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