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自打那日被人尾随,她心里就不踏实,哪怕后来沈蔻修书报了平安,仍未能抹灭担忧,时常夜深难免,担忧前路。

但她没法子。

江彻出京办差去了,钟氏认识的杨固也不在,想同旁的侍卫打探消息,对方也只能说沈姑娘有王爷照拂,无需担忧——说了等于没说。如是心神不宁,坐卧难安,她也只能拿针线来清心静意,挨过这家人离散的时光。

这会儿夜色已浓,她却还对灯刺绣。

直到院门吱呀轻响。

钟氏有感应似的,心里猛地跳了跳,连忙放下针线走出去,就见沈蔻和江彻已经到了檐下。比起她所担心的种种遭遇,女儿浑身上下毫发无损,走路都能生风似的,那身锦绣披风衬得小脸儿神采奕奕,一双眸子里都似蕴藏亮光。

“我回来啦!”

她笑而报喜,声音是撒娇的甜软。

钟氏悬着的心落回腹中,激动之下眼眶微热,一把将她搂进怀里,笑嗔道:“丢来那么封家书就没了音信,我送去的书信也没回,还当你在外头出事了呢。就这么自作主张,越来越没规矩了!”

沈蔻嘻嘻笑着,暗瞥江彻。

她南下江州半月有余,丝毫不知母亲曾修书于她,江彻想必也没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凭空怎么回信呢。遂贴着钟氏脖颈轻蹭了蹭道:“女儿知道错了,往后再不敢了,但凡出门在外,必定每日一封请安书信,风雨无阻!”

“信你就有鬼了。”

钟氏被她逗笑,匆忙朝江彻行了个礼,又道:“那日你说跟谢公子去天麟山,之后就没了踪影,只在信里说腆着脸住在王爷的别苑,又连着大半月音信全无,当真是想急死人。”

这般言辞,分明是怪她失踪日久。

沈蔻只管嘻嘻笑着,心里琢磨该如何解释这段时间的失踪。

——毕竟在母亲看来,姑娘家的闺誉不是小事,绝不可轻疏儿戏。前世她鬼迷心窍地闹出那些事时将母亲气得不轻,如今就是去谢无相那里小住两晚商讨戏本,都要软磨硬泡好半天,若让母亲得知她跟一群大男人南下江州,怕是能被唠叨死。

但若将此事彻底掩去,又不好提起跟父亲在邓州见面的情形……

好在钟氏激动过后终于想起了江彻,又屈膝道:“民妇承蒙王爷照拂,住在这里已是惶恐。小女年少不懂事,恐怕也给王爷添了不少麻烦。这般费心照拂,民妇实在感激不尽。”

江彻颔首,“夫人客气。”

余光瞥向沈蔻,就见她眼珠子滴溜溜转着,暗藏几分忐忑。

遂稍稍拱手,代为解释道:“这件事是小王考虑不周,为了查案暂时拘束了沈姑娘,实属失礼。不过夫人放心,音信断绝非她本意,沈姑娘为人聪慧机敏,这阵子帮了小王不少的忙,说起来还该小王好生谢谢她。”

钟氏稍稍放心,笑道:“王爷实在客气。”

沈蔻亦暗暗松了口气。瞥向江彻时,只觉今晚的他人俊心善,不由投去感激的目光,伸了纤秀的拇指比个跪谢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