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苏一和江知音和高风,还有他们的指导老师刘老师汇合,而建模大赛就在明天开始。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分为两种类型,和i,两种类型的竞赛会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竞赛题目出来之后,参数队伍通过比赛的官网进行选题,一共分为6种题型。
其中分为a(连续型),b(离散型),c(大数据);而ic分为d(运筹学/网络科学),e(环境科学),f(政策)。
教室里除了他们还有别的队伍,而不少人都是认识苏一的,所以一开始知道她要参加时,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准备明年再参加,还有一些却觉得一姐的目标肯定是特别奖,而他们就争取其他的奖项好了。
国际数学建模大赛的基本奖项一共有特别奖(o奖),特比奖提名(f奖),优异奖(奖),荣誉奖(h奖),成功参与奖(s奖),不成功参赛(u奖)。
而其中除了u奖不参与统计,其中的特别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比例为014。
而每年的这个时候,国际数学建模大赛有超过数万支来自全球各国的参赛队伍,想要从数万支队伍里取得特别奖,难度可想而知。
建模大赛一共有四天的时间,这四天他们可以查资料,参加讨论,甚至还有请教老师。
在比赛题目出来之后,他们最终敲定了题目,大致就是预测未来北海海面温度的变化与鱼群分布,计算出鱼常温储存时间,提供检验和误差分析结果。
在参加比赛之前,苏一曾说:“每年的题目都让人无法捕捉到规律,所以猜题的作用不大,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近几年来的数学建模大赛的题目都顺一遍,说不定能碰到类似的题目思路。”
近几年来海洋生物保护一直都是热点话题,所以他们商议过后才决定选择这道题目。
在比赛之前,其他的参赛队伍一致决定不把苏一他们的小队“放在眼里”,毕竟他们的目标完全不一样,有苏一这么个开了挂似的妖孽存在,他们根本比不上。
甚至还有人猜测,即使让苏一一个人负责三个人的事情她也能完美地完成建模大赛吧。
毕竟一姐在他们心目中已经不算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