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显然不太可能,但这证据也是确凿无疑。

但要说八贤王造反,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

“莫不是有人陷害?”苏榆虽然理智上知道这个世界已经不是书里的那个世界了饿,发生一些改变是很正常的事,但感情上实在不愿意相信八贤王居然会造反。

如果说八贤王造反,还不如相信他是遭人陷害。

宋朝著名违章建筑冲霄楼的主人襄阳王就很有可能。

此话一出,包拯与公孙策也正色起来,道:“不错,如此黑夜,那人面容百般遮掩,反倒将这玉佩明晃晃摆出来,定然有蹊跷!”

不管于公于私,包拯都不愿、也不敢相信当真是八贤王谋逆,所以揪到这个漏洞,包拯与公孙策的面容也稍微放松了起来。

“既如此,却不知这人为何要对我下手?”苏榆适时问道。

“这却是……”提到这事,包拯与公孙策都有些啼笑皆非。

公孙策主动解释道:“那人不知仙人的身份,当真以为是‘请人’,所以只当仙人手无缚鸡之力,趁大人带着几位侍卫出门之时偷偷潜入,见包荣在仙人门口守着,就挟持了包荣想诱仙人出来。”

“那人叮嘱他对仙人要恭敬些,把仙人恭恭敬敬地请出来。他本打算借包荣之口把仙人唤出来,他再做个好人的模样。没想到包荣是个宁死不屈的,见仙人出来时来不及放手,这才成了仙人开门时见到的情状。”

苏榆沉默了一下,只觉得充满了槽多无口的感觉,只好捡了最让他疑惑的问题出来问道:“他何不亲自来唤我?”

提到这个问题,哪怕包拯这样见了许多案子的人也觉得无语:“他口称须得童仆通报,这才是请人的道理,没想到包荣不肯,这才用刀威胁包荣。”

“……”听完这个回答苏榆更觉得迷惑,“他既想着绑我,却要讲这样的礼仪?”

“这……”这问题公孙策也答不上来。

“既要请人,光明正大的上门也就是了,何必这样故弄玄虚?”苏榆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