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元二年六月上旬,命都进奏于院刊行三司所呈的名册下发邸报,又张榜于宣德门前不按官职大小而按所赠银两排序,皇帝诏赏名次前者:进宰相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加食实封四百户,进秩特进;进鸿胪寺少卿为工部侍郎,拜正奉大夫;萧姜两氏有封爵者进食邑,无爵着进阶,最后连左司谏连苏虞都拜了中散大夫,引得不少朝臣红眼,纷纷向三司再次请赠,有些更是将半数家产都压上,三司一夜间府库增长一倍之余。
皇帝诏命工部侍郎刘书柏掌运河修建事,由其全权负责运河疏通。
中散大夫五品散阶所服的绯色公服及银鱼袋被整整齐齐的叠在衣箱里,苏虞仍旧穿着之前那身绿袍跪在垂拱殿前。
“前朝已有运河,遭十国战乱损毁了一些,后又因国朝无钱扶持便废置,除了疏通河道,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从朝臣手里讨来的钱应该足够支撑半年,希望卿不要辜负朕的苦心。”
刘书柏拿着皇帝给他的建造图纸以及翰林院所绘的山川图领旨谢恩,“承蒙陛下信任,臣一定竭尽全力办好此事。”
“官家,左司谏苏虞求见。”祁六走进殿奏道。
皇帝撑着额头,“他好烦啊。”
刘书柏低着头,“苏司谏是年轻人,难免只看到了眼前而忽略了长远,年轻人血气方刚也不懂得变通。”
皇帝沉下脸,“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以为朕真的好脾气。”
作者有话要说:小六这样做有点昏君的搞法(开玩笑)其实汉朝国家一直没钱,朝廷靠的就是卖官,到后来盐铁专卖。她只加了食邑与散阶,除了刘书柏加了个职事官(北宋前期各部尚书及侍郎均为官阶不领职事,一般是权知某尚书某侍郎这样的,权是临时担任的意思,作者嫌弃麻烦,暂时用元丰改制后将其作为职事官领本部职。)
没有权力但是都想要,是因为士大夫都以加官到大夫为荣(因为阔以穿绯或紫,古人的虚荣心也非常重呢)
注:食邑三百户启封开国男,五百封开国子,七百以上开国伯,千户以上开国侯,二千以上开国公,食邑过万户则进爵某国公。
食邑加封分六等,二百,三百,四百,五百,七百(节度使进)一千(宰相进)食实封加封也未六等,一百,两百,三百,四百,五百,六百。
爵位和散阶是按照官职跟着一起升的,其实宰相必封国公,(前文有说到吕维在拜相的时候没有得到该得到的,说明先帝对其是处于提防与不信任,也有一种警示在里头,吕维是受他的前任宰相的推荐才拜的相,哈哈哈估计你们都忘了吧,那个前任宰相是先帝的心腹曾经还带过梁文傅呢。)
散阶的意义除了领俸禄还有关系到章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六七品绿,□□青。(所以会出现本职级还未到那个品但官阶到了。)
所以说宋有钱却还积贫积弱就是败在这个冗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