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已经命礼部官员准备封赏仪式,?恐怕此事难以回旋。”
邱晁却摆手道:“他要封孙明戟之事是小,?皇上绝不能亲征的。”
“但皇上所言确实也属实情,如今西北军群龙无首,?恐怕只有皇上亲征才能服众。”
“不可。”邱晁面色阴沉道,“孙明戟被封日后还可将其参下,?可若皇上亲征,?便是要将西北军权收于其掌控之中,?军权在握,?日后朝堂上可就没有你我说话的余地了。”更何况,?皇上亲征太子势必监国,?一旦皇上亲征时有个三长两短,?太子便可名正言顺登基,?如今莺贵人腹中龙子还未降世,?邱晁便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都没有人选。
邱晁不明白,?陆兼已经不争了二十年,怎么就突然就奋发了?
次日,朝臣纷纷上殿请愿,希望陛下三思。但陆兼大手一挥,?让众卿勿要多言。消息传回邱府,邱晁左思右想,终于一拍桌子:“我要入宫。”
等待邱晁决断的众人皆是大喜,只有杨澍脸上一闪而过难堪之色。
人生如棋局,前朝后宫,君主臣子亦是如此。你进我退,我进你退。邱晁闭门谢客,不过是以退为进,避过当时的风头,以筹谋日后。邱晁不仅仅代表着他个人的利益,邱府的利益,还有邱党的利益。他们已经被牢牢绑在的同一条战船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邱晁入宫的时候,御书房外还站着许多的大臣,他们无不是在恳请陛下以国本为重,三思后行。邱晁被人群簇拥上前,跪在御书房外的众大臣看见邱晁时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邱晁主动进宫,日后朝堂上势必又是一番血雨腥风。喜的是若是邱晁出马,或许皇帝会放弃亲征的想法。
“罪臣邱晁,叩见陛下。”邱晁恭恭敬敬地撩袍跪倒,一磕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