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好。”刘大郎把火把往弟弟手里一塞,上前扶过刘文书,见他脚步拖沓整个人又累又狼狈,不由分说将人往自己背上送,“来,哥背你。”
“我能走。”刘文书年轻,只有十七岁,刘大郎说是大堂哥,却和他父辈差不多年纪,小时候也不是没有缠着大堂哥上树捉鸟下河捞鱼,但如今这个年纪哪里还有脸叫大堂哥背在背上。
刘大郎却不管,刘书文是白桃村少有的出息后生,要不是出了大事怎么也不会这样赶回来,他们从小下地力气大有劲儿,往来临江走上几个来回也没啥,但是这个小堂弟是读书人,哪里有他们皮实。
刘书文的意愿不重要,重要的是堂哥觉得你累,于是力气并不大的小伙子就被刘大郎背着,其他大小伙子护着到了村长家。
到底年轻,虽然一路很累,但是在刘大郎背上歇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刘书文就缓过来了,见到村长也不废话立刻把事情一说。
然后别说村长懵了,就是一起跟来的几个小伙子也懵了。
凡人寿命不过区区百年,虽然他们知道外面仙人,甚至传说他们这里也是在仙人住的仙山下面,但是对于一辈子活在白桃村,最远就去过临江城的普通人来说,两千五百年实在太过遥远,足够人世间沧海桑田。
但是他们这里并不是外面的世俗界,这里是仙门的地界,对于时间的计算和外面世俗界完全不同。
这一份两千五百年前的地契要是放在外面的世俗界,那就是废纸,王朝都不知更替了多少代了,一块土地上的主人更是不知换了多少代,哪里还能算数。
但是在这里就不一样。
只要有仙门的仙印在,这份契约就还算有效,而只要仙门存在,仙印就不会消失。
所以别说两千五百年的契约了,一万两千五百年的契约只要你能拿出来也都会认。
“你看见了?真是我们白桃村的地契?”村长拿出村子的舆图,刘文书立刻点头:“看见了,我特意留到了晚间,那两人过来我看过才回来的。”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舆图上画了个圈,“这两座山,还有和两座山头连着的两百八十亩荒地都在地契上。”
村长看着被圈走的那块地方有些牙疼。
两个山头倒是好说,并没有分给谁,人来了直接给就是,但是这两百八十亩荒地上数数也已经有六户人家落户了,而且还不是这一代两代的,人家少说都住了十几代人,子嗣繁衍开来都有小五百了。
他说的六户人家那算的都是本家,连着那些分家最起码三十户人家,并且每一户都是子嗣繁多的大家族。
“就两个人?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过来?”村长愁得头秃,这事儿和他的关系其实不大,让他们去那儿落户也不是他同意,这都十几代之前的事儿了,怎么就让他碰上了呢?
“大概后日吧。”刘书文心里也庆幸这契书年代太过久远,所以光是查找出来就废了大半天,明日里核对最起码还要大半日,等到全部手续办好,怎么也要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