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说罢,宗余深深看了许六月一眼,问:“你能想象吗?当一个刚刚及笄不久,年仅十几岁的姑娘,在以为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人时,是何等的喜悦?何等的期盼?

当她不远千里,跟随夫君来到夫家,却遭遇到排挤和迫害时,又是何等的无助和失望?当她带着腹中的胎儿,满身委屈想要回家跟父母兄长撒娇时,却只能看到一地的灰烬。那时候,失去了爱人和亲人的她,又是何等的痛苦?”

宗余说到此,瞧见许六月的脸上,多了几分凝重。于是笑了笑,鼓起勇气握住了许六月的手,道:“母亲从未想过,离开蛮夷的那天,便是她和亲人的最后一别。甚至没想过,她会连自家亲人的尸首,都见不上一面。

她在蛮夷失魂落魄了好些天,四处打听家中发生的事儿。直到有一天,她在长街上看到了那个男人府上的人。这才明白,三百来号人的性命,皆丢于她爱错了一个男人。

在最痛苦最怨恨的时候,母亲甚至想过让我胎死腹中。可她看着高高耸起的肚皮儿,到底还是下不了手。我是那个男人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

她在这世上,除了我以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为了能将我顺利生下,也为了躲避那个男人的族人。母亲顺着原路,离开了蛮夷。最后,在独角山落脚。”

“那些人,为什么要杀母亲的家人?”

许六月没挣脱宗余的手,而是反手扣住了他的手指,道:“就算他们再不喜欢母亲,不想让母亲生下他们家的孩子。也不该穷追不舍,夺掉两大家族那么多人的性命。”

对于古代人嫡庶之分的固执,许六月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越是显赫的家族,越看重脸面,越在意名声儿。

他们才不会像古言小说写的那样,小妾能骑到正妻头上,庶女能上天。即便历史中,真的也有宠妾灭妻的故事儿,但那也是极少数的。甚至可以说,是个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