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初十七年,春风拂过长安城,送清风穿过端信伯府的竹林,也将琴音送往角门外。
角门后面便是敬文侯府大门,衣着素朴的少年刚从庭院内走出来,乘马车经过端信伯府后墙。
“停车。”
马车应声而止。
少年挑开帘子,仔细地听着墙内的琴声。古琴声闷而低,传到墙外已是微不可闻,可他却乐得竖耳倾听,沉浸其中。
戚铃兰此刻以一种上天的视角看着这一切,她一眼就认出了少年的模样正是陆之珩。
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六月生辰那次?
可眼下景象才是初春,与六月并不相符,且陆之珩这身衣服显然也不是当日那一身。
今年初春她何曾在府里弹过琴?
一曲终,陆之珩才感叹道:“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是刚入京的那位端信伯的府邸?”
汪富海回道:“是,殿下。”
陆之珩望着角门,“戚明松是个武夫,想来弹不出这样的曲子。真不知他府里藏了怎样的妙人……”
从这日之后,陆之珩常常到端信伯府后墙外听琴。有时还带上一管玉箫,隔着院墙附和一曲。
院内年轻的女子听到回应稍稍一怔,只是目光望向箫声传来的方向,手中抚琴动作不曾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