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就是这个命,我认! 第一百一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

“的确是个问题。”晓明说。

小雨看到他为难,就知道这家伙又计算花费的问题,急忙笑着说“哈哈,别纠结了,就照着高层那种太阳能安装。我又多联系了两个城的大理石,这次赚不少钱,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就让玉涛那里的太阳能厂子给送货安装。”

小雨心想,多大点事呀?真是越老越会算计了。

在四点多时,小雨和李红离开他们,开车回到景区。

小雨感到回山庄尚早,就和李红,田惠往西山走去,想登上山看看西山有没有特色。

今天小雨穿着一身合体的运动服,下身是白色的,上身红色,头戴着太阳帽,脸上还戴着一副太阳镜,修长的身才,显得特别精神,干练。

李红和田惠也同样穿着运动服,这一款就是明珠岛定做的样式。小雨每次看好的服装都会给她俩也都买一套。他们出出进进就像三姐妹一样,不但漂亮还很潇洒。

她们走到一个山坡上,就看到一群山羊在山坡下吃草。三个妇女在背阴的山坡下乘凉,叽叽喳喳地说着话,还不时传来咯咯的大笑声,在这幽静的山谷里格外显得清脆嘹亮。

小雨她们走近了一些,就听到其中一个女人说“哈哈,我们这里开发以后,就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要不是人家来开发,这样这片深山永远不会改变。他娘的,以前出去赶集,那些人都说我们是山里人,一脸的瞧不起。现在听说我们这里开发旅游了,也都馋得流哈喇子。哈哈---”

“我知道,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来开发的。我见过她和那么多领导在一起,那个女人,真是个大美女。比电影明星还漂亮。唉!看人家是怎么长得?再看看咱,简直没有可比性。”

“切!还不知道是哪个大领导的小三呢?也或许是哪个大领导家的闺女或老婆。这么漂亮,就是女人见了都流口水,那些臭男人,见了还不流鼻血吗?”

“哈哈,你这臭娘儿们。是眼馋人家长得好看,对吧?还别说,人家要身段有身段,要长相有长相;你看你,没腰没胯的就是个大水桶,和人家一比就是渣渣了。”

“臭娘儿们,你比我还好到哪里去啊?还不都是乌鸦掉进煤堆里吗?说实在的,我还是很感激人家的,他们就是我们的贵人。咱在这里说人家的坏话,有点丧良心了。”

“二嫂,那女的真的很好看,你是没见,她和市长,县长站在一起,就连市长都看她的脸色形式。我也很羡慕她,同样是女人,能像她那样活一辈子,就是死也会笑着死的。”

“是啊,和她站在一起的都是很帅的男人,个个都是标准的美男子。馋得那些大闺女,小媳妇直流口水了,咯咯---。”

听到这里,李红就要下去教训她们。

“别。”小雨赶紧拽住她。小雨苦笑着低声说“唉,看来小三这顶帽子,我是要带一辈子了。”

小雨拉着李红就向前走,却不见了田惠。

两人环视着周围,结果看到田惠正拿起一块小石头,朝着群羊投过去,石头拉着优美弧线,砸在一只羊的脑袋上,那只羊吃痛。咩咩----地叫着跑起来。惊动了羊群,四下里散开。

那三个女人也顾不得耍嘴皮子了。都跑过去,嘴里大声喊着去赶自家的羊了。

小雨和李红看着田惠,都捂着嘴笑起来。李红还给她伸了一个大拇指。

当田惠赶上来,她们笑着,走着,三个女人就像调皮的孩童一样,做了一件非常得意的事情。

她们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志得意满地走着,欣赏着山里美好的风景,心神都很放松,惬意。

小雨和她俩并肩走着,笑着说“也不怪她们,我的长相,从小到大总会让人家说三道四,至于小三吗?都是过去式了。哈哈,你们是不是也瞧不起我?”

“没有。我们可知道,钱家和孔家都把你当宝贝。钱家先不说,就说孔老吧,他派我们过来,可是叮嘱了好几遍,无论发生什么事,一定保证你的安全。在他老人家的心里,你是最重要的。这份疼爱能作的了假吗?”李红笑着说。心想别说是小三,就是原配也不过如此。她听说过,小雨在钱家也是尊贵无比。

小雨听后心里很感动,就说“是啊,这就是命,其实我本心并不想去攀高枝的,只想安稳地过日子,挣钱养家,教育好孩子们。这些年,我和孔家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对孔家父母也是真心的。”

“是,人心换人心。这就是你们的缘分。你在春江区做的事情,大家都很敬佩。听说玉涛他们几个的家人也都很感激你。他们几个以前在京城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自从跟着你,他们变得本分务实了。是你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李田惠笑着说。

小雨听了,调侃地说“好了,让你俩夸奖的我,都找着北了。”

小雨说完,李红和田惠勾肩搭背地,三人都哈哈地大笑起来。

她们上到了山顶,又沿着连绵起伏的山脉,在繁茂高挺的松树下,朝南走了一段距离。看到这里的草丛就比那个山坡上的青草长得茂盛,草丛里还有蹦来蹦去的蚂蚱。

小雨心想,你们这老娘们不但眼皮子浅还特别懒,再多走几步就能让山羊吃上更肥美的青草。

当走到一处敞亮的地方,田慧从背包里取出三瓶矿泉水每一瓶,在树荫处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欣赏景区的景色。

小雨笑着对两人说:这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他们靠天吃饭,吃不好,也饿不死。听说在战争年代,这里有部队驻扎过,不知那时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现在一是政策好了,另外,我们也有能力为这里的人做点事,也算是尽一份绵薄之力了。

就像徐向东一样,他的父亲一开始就是个泥瓦匠,也是借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心思活泛,组建了一个小型建筑公司,逐渐壮大,十几年下来,积累了不少财富。他来投奔我和毛晓明时,也拿除了几个亿作股本。干了也差不多近十年,挣了三十多个亿。

他本想借着回家照顾父亲的机会,自己开办公司,可是却拿着钱去赌博。赌博也就算了,还拉下了那么多饥荒,假如拿来做点更有意义好事。不但不用东躲西藏的惊慌失措,还会感到轻松愉悦。

李红也笑着说“我俩和他回家,他一家人抱头痛哭。他对她妈妈和媳妇说,也有想过公司办不好,就带着全家过来投奔你的。结果就那样了。”

田慧说道:姐,我们俩跟你一年了。看着你们忙忙碌碌地过得很充实。你们不但都很务实,还很有眼光。就说这片山区吧,这里的政府官员,谁都知道把这里搞好了不但有有政绩,还很有成就感。

可是,谁也没想到开发旅游。如果他们也能拿出合理的规划图,就是市里不亲自开发,也会有一些财力雄厚的人,来做这件事的。结果每届领导班子都错过了。

小雨听后,觉得也的确是这样。自己能想到还是以前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以及接收纺织厂后,去过很多地方推销产品,也去了许多旅游胜地,要不然自己也不会由此联想。

看着景区的村庄,小雨笑着说:你们看村子里,有瓦房,有草房一律都是石头垒的。你们想象下,如果家里只有一百元的存款和有一万元,甚至十万元的,他们的心情是各不相同的。

手里有钱好办事,人心无足,这是好事,能激发人的贪念,会想着去挣更多的钱。人们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有的就想到了外出打工,在打工期间不但学到了本事,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启发。

记得俊生刚来时,看到很多人家在冬天都守在家里,吃的就是大白菜加少许油盐,过着这样的生活打发日子。向华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懒人没追求’。其实懒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没有改变命运的斗志。

李红笑着说“是这样的。有钱就自信,做事就有底气。也会有勇气去做生意,想办法积累财富,就像你说的,要想使一个人改变,是需要决心的,总是束手束脚永远也走不出困境。”

当夜幕即将降临时,三人下了山,她们来到石料厂,正好赶上职工吃晚饭,她们跟着来到食堂,在饭厅里的那张长方形的餐桌上,这里已经做好了饭菜,有十个大海碗里盛满了各色菜肴。房间里充满着菜香,使大家都有了饥饿感。看着餐桌的中间放着一盘盘雪白的馒头。有几位工人也都洗过手围坐下来。

小雨看到餐桌上还有十几瓶二锅头,笑着说“吆,不错嘛?很丰盛的。快把酒都到上。我和大家喝一杯,闻到这么想的饭菜,我也感到很饿了。”

李治从后厨洗手刚出来,听到小雨的话,急忙让着她们三人坐下,笑着说“哈哈,刘老板这次来得巧,石料厂开业这么久了。我们也想敬你几个酒,谢谢你给我们大家这么好的待遇。是不是啊?老少爷们们?”

工人们也都笑呵呵地看着小雨三人,喊道“是!”

有位年纪稍大一点的,笑着说“哈哈,没错。我们这些人能在你的石料厂里工作,不但干的开心,每个月能拿到这么多的工资,更顺心。来吧,我们敬老板一杯。”

小雨端起酒杯和大家示意,就算碰杯了,两杯酒喝过后。

笑着说道:我这辈子,最敬佩两种人,一是:有本事的人,他们不但有智慧,而且肯努力,中诚信,守承诺。

二是:敬佩那些勤劳肯干的人,因为他们明白一个真理,幸福生活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才最有价值。在座的有一位算一位,你们就是值得我最尊敬的人。因为你们活的堂堂正正,明明白白。来,我敬你们两个酒。”

所有的人都很自觉地斟满酒,每个人都是心情激动,笑颜如花。能得到这位美女老板的尊敬,不是受宠若惊,而是感的无比的自豪。他们也学着小雨的样子,酒杯在餐桌上轻轻碰了一下,看到小雨竟然把满满的杯酒全都喝干。

大家也全都一口毫不客气地喝进肚子里,酒的辛辣醇香,使每个人心里都感到热乎乎的。自从来到这个石料厂,老板不但没有训斥过大家,还给发了那么多奖金。最主要的,老板没有看不起自己这些下苦力的,还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当李红给她斟满第二杯时,小雨笑着说“大家量力而行,我干了。”

喝过后,小雨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咀嚼着,而后又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笑着问李治“奖金发下去了吗?”

李厂长笑着说“是,都发下去了。大家都很满意,干劲也很大,每天下班后,都会加两个小时班才回去休息。”

小雨笑着说“我谢谢大家。我们不会缺订单的。你们也要劳逸结合才行。其次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希望大家不但能挣到钱,还要安安全全的。等景区的楼盖好后,你们也可以每人买一套。有规定,外地的不能在景区买房,我可以答应你们。买了房子,就把家人都搬过来,给你的家属在景区安排工作,以后也会交养老金的。”

“太好了,谢谢刘老板,我们几个战友也都喜欢景区的环境。我们都决定买房子了。”李厂长激动地看着大家说。

心想,这些人跟着过来都不亏。工资比以前高得多,还有这么多的好处,每个人都会感激自己,更会服从自己的工作安排的。

小雨和大家谈笑风生,回答了他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吃过饭后,小雨三人离开石料场。

李红笑着说“姐,你真会鼓动人心。我听了都感到非常振奋。这些人更是心花怒放,尤其是从你的嘴里亲口说出来。我觉得从今往后,我们不仅自信了,还会更有干劲了。”

小雨笑着说“我说的也心里话。尽管工种不同,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需要尊重。”

接下来的时间,俊生带着小雨三人去了一家编织袋的加工厂。

这里是一处村庄,有一家不算大的加工作坊,做编织袋的机器也非常简单,甚至可在家里就能制作。他们织出来的编织袋品种也不算多。

老板是一位看向去有六十多岁的人,他见到俊生后,两人热情地打过招呼。

俊生告诉他是朋友介绍过来的后,他向大家介绍到“我们还有一个车间是做方便袋和薄膜的厂子。编织袋的用途也不是很广,就是化肥厂用的最多。其次就是水泥厂,可是盛水泥还的在编织袋里面加上一层塑料薄膜才能使水泥不会潮湿。”

小雨问“塑料薄膜,方便袋,你们也都会做吗?”

“是,我以前在一家加工厂里上班,干了近十年。后来才回家创业。最先买回来的机器是一台旧机器,挣到钱后才又买的新机器。还是最先进的机器好使,现在我们也能做农村用的地膜,修路用的薄膜,还能做蔬菜大棚用的薄膜。”

小雨看到这位老板,大有一种志得意满的表情,真的不忍心挖他的墙角了。他们又去看了做方便袋,薄膜的车间。没想到这里是一座两层楼的大车间,里面不但有做编织袋的先进机器,还有六台做薄膜和方便袋的机器。

他们逐一看了制作工序,已经产量,小雨在工人们脸上逐一扫过。就像大卫说的,她正在心里比划着自己的小锄头,想瞄准合适的人才,就会伺机下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