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值夏收,两淮区域如今已得了南宋的麦种,可以再种一季,而桑麻木棉则是南宋官员考核政绩的指标之一,尤其海州是刚刚重归南宋管辖,赵昚很是大方地准许他们在三年内免征农税,商税可自留一半用于开发城建。那他们的考核指标,就愈发看重农田开垦和桑棉种植了。
更何况,就算有南方的粮食运来,海州城的飞速发展和吸纳周边的流民投靠,都需要大量的粮食才能有底气,沭阳的粮仓只能顶眼下的这些人口食用最多一年,来年会有更多的人,若是开荒跟不上,缺粮就会直接影响到海州的发展。
“别担心,磨刀不误砍柴工,”方靖远连忙安抚想要“抢人”的辛弃疾,“我上次不是跟你说过,请了几个种田的老农来研制新农具和桑基鱼塘,保证不会耽误你的劝农政绩,甚至还能超额完成。”
“当真?”辛弃疾有些怀疑地看着他,“农具我倒是听过,这桑基鱼塘又是什么?”
方靖远说道:“海州一带水系发达,还有一座水土肥沃的海岛,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这般地利,当然要充分利用。我先前曾听人说湖州一带自农桑结合,种桑养鱼,塘泥肥田,能使桑茂、蚕壮、鲜鱼肥,如此一举两得,还能够减少卢氏织坊去南方采购生丝的成本,何乐而不为?”
辛弃疾斜乜了他一眼,“你这个听人说,是听卢氏的人说的吧!”
方靖远笑吟吟地点头,毫不客气,“那是自然,我又不是卧龙百晓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然要博采众长,才能找到最优的开发方案啊。”
辛弃疾叹道:“原本那些人都以为你去燕京救人,简直是血亏的买卖,可谁能想到,你救回来的这些人,还真是一个个的都不简单呢!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简直胜过寻常男子十倍有余!”
作者有话要说:
方博士:恭喜辛大佬获得“开窍”勋章一枚
辛大佬:我要作词一首,赞颂这些能干的娘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