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言楚呆了会就被程有福叫了出去,说是静绥县令上了门。
华宓君坐在锅子铺后院大树下乘凉,手中握着的正是盛言楚常常挂在腰间的水壶。
见丈夫要挎着水壶去见县令,华宓君喊住人:“水壶放我这吧。”
盛言楚犹豫了下,末了还是答应了。
华宓君将水壶别在腰间,笑道:“你放心,这水壶除了我,连山栀都不能拿。”
盛言楚嘴角翘了翘,夫妇一体,有些事他不愿明说,华宓君能在平日起居中细微观察到那是她的本事。
华宓君当然猜不到盛言楚身上小公寓的存在,但她对水壶里的水散发出来的气味很熟。
去年她站在府门口等老祖宗时,盛言楚曾给了她一张帕子,那帕子上飘浮的云雾顷刻间就将她的咳嗽舒缓好了。
青葱玉指摩挲着水壶,华宓君垂首低笑。
她不会主动去探听丈夫的秘密,做到心知肚明就好,她可以等,等丈夫足够信任她,假以时日两人肯定能做一对相濡以沫无话不说的人间眷侣。
-
官船南下直达南域,期间要在静绥码头停一晚上。
停靠静绥县时日头才稍稍爬上树梢,在静绥衙门和县令吃了顿饭后,盛言楚想了想,决定带华宓君回一趟水湖村。
“是该去。”程有福道,“盛家那个年轻族长是个好的,四月底我从京城回来时,他还过来问你啥时候回静绥,你举人宴没在村里大办,状元宴也没有,现如今成亲还不露个面,村里的人会瞎想的。”
盛言楚也是这个意思,买了点东西,一行人往水湖村奔去。
可想而知盛言楚带着媳妇归乡闹出的动静有多大,一两多一个的大爆竹,村长还有族长两家自掏腰包买了足足十个,爆竹声中,盛言楚携着华宓君进到村里。
乡亲们簇拥在侧,见山栀和阿虎大包小包背了一堆东西,盛允南继母杨氏费劲挤进来扯着嗓子问她儿有没有往家里寄东西。
盛言楚呶嘴让华宓君看杨氏,在回来的路上盛言楚就给华宓君打了预防针,说待会进了村一定会碰到跟他们要钱的杨氏。
“哟,这就是楚哥儿在京城娶的大小姐?”
杨氏眼睛像扫描仪一样打量华宓君,华宓君穿得衣裳虽质朴,却是虞城上等的湘绣好料子,杨氏才下地回来的手往上一抹就留了个黑手印。
华宓君淡定的笑笑,将袖子从杨氏手中抽出来,盛言楚没华宓君有耐心,点点头后回答杨氏上一个问题:“南哥儿在京城好着呢,没空回来。”
“咋没空?”杨氏指着阿虎,“原先我家南哥儿不是给你做书童吗?这是谁?南哥儿现在不做书童啦?”
族长盛元勇忍着火气没去拉杨氏,杨氏是盛允南的继母,盛允南几年没回来,杨氏过问是应该的。
“不做书童了。”盛言楚答。
杨氏顿时尖叫:“不做书童那做啥?总不能让他一个大小伙在外边闲着吧?不成,我得让当家的去镇上写信让他回来。”
“写什么信?”盛元勇将杨氏往旁边挤,瘪嘴道:“楚哥儿人不在这吗?你想让南哥儿回来,跟楚哥儿说一声不就行了?”
杨氏忙扭头望向盛言楚。
“南哥儿说他不回来。”盛言楚帮着传达盛允南的话,“他在京城好着呢,让我替他跟他爹说别惦记他,等明年得闲他再回来看他老人家。”
“就提他爹没提我?”杨氏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