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辛鹏,你那玉米种的怎么样了,能吃吗?
辛鹏就是当初那个要来边疆种玉米的年轻人,这会儿被阮文提问,年轻小伙连连点头,再过几天就能吃了。
他种的玉米不算多,就搞来了几斤种子,比春玉米晚又比夏玉米早,差不多再过十天就能吃了。
那感情好,这边疆的水果都甜的很,听贾团长说你们可没少吃瓜果,不过得多喝水,小心别糖尿病。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李教授看着学生,我就说让你们少吃点,年轻人肠胃好也经不起这么折腾?
阮文:那您说我干什么?
来到边疆的第一顿晚饭十分的丰盛。
贾天山特意从火腿厂那边弄来了些边角料的牛肉,虽说是边角料,但也足够让远程赶来的采棉工们亢奋。
还说边疆条件差,他们在家里可不见得能吃上肉,而且还是牛肉。
不止牛肉,还有牛奶呢。
那边牧场养了好多奶牛,晚餐前大家都分了缸牛奶。
前来挣钱的采棉工们背着饭缸千里迢迢的赶来,每人一饭缸牛奶,然后吃着大饼嚼着牛肉土豆,吃了这些天最饱的顿饭。
我让工兵连的赶紧给他们搭建窝棚,总打地铺也不是办法。
阮文开了小灶,晚饭有86火腿厂炮制的火腿。
这是前段时间李教授给种的菜。
虽说中国人在种地技能方面可谓天赋满满,但想要种好也不容易。
脆生生的小黄瓜,能细长的豇豆、鲜嫩的西红柿以前边疆供给靠运输,现在不样了,他们86团今年差不多能自给自足,起码吃蔬菜完全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