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朱九龄吃着菜,笑道:“也不瞒夫人,我同如今的大理寺卿张达齐大人私交甚好,这幅画就是在他书房当场画的,事后他要给我银子,我没要,逼他给我买了两匹汗血宝马。”
我掩唇轻笑,斜眼瞅向内间,也顾不上什么避讳,轻声问:“先生相交满天下,妾身敬服,不知这位张达齐大人是个怎样的人?”
“他比我要小几岁,确实是个龙章凤姿、满腹经纶的雅士,为人豁达,做官光明磊落,不似我风流纵情,他只有一个妻子,夫妻俩相敬如宾,在长安也是段流传的佳话。”
朱九龄喝了杯酒,笑道:“他生母是老首辅的通房丫头,过世的早,大夫人刚嫁到张府时,膝下无子,怜悯他,将他养在跟前,吃穿用度和嫡出没两样,后面大夫人虽说生了皇后和达亨两个嫡子,但也未对达齐有所疏远,反而越发悉心教导,看着他科考娶妻,真真比生母还要好,头几年大夫人过世,达齐生生哭晕在灵前,好几年过去了,他襟口一直别着朵白花,这份纯孝,谁人不赞啊。”
“这样啊。”
我微微点头。
小时候我倒是见过张达齐,印象中确实是个彬彬有礼、进退有度的人。
张达齐和素卿姐弟关系匪浅,不论从报恩还是从家族利益出发,张达齐的确会出手给素卿了事,帮外甥李璋盘算大业。
而且听朱九龄的描述,张达齐似乎是个人品做事挑不出毛病的完人,让人根本抓不到痛脚。
正在我思索间,睦儿小身子挣扎,嘤嘤哭了起来。
“怎么了?”
我摇着安抚他:“是饿了么?”
听见这话,朱九龄放下筷子,笑着站起:“夜深了,我也不打搅你了,就此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