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集体所有制时代,生产资料本就是公有的。
换句话说,国家有需要,把这生产线拿走他们眉头都不动一下。
何况现在还能交换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叶英连忙联系沈成钧,他是农机学院的校长,认识的人多。
“我回头托人给您送一些过去您尝尝看,真的很好吃,要是不好吃您……”
叶英多少有些激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沈成钧倒是听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出成果,“你这什么都忙,什么都能做成功,也不容易啊。”
“这不是我做的,我就是个凑数的……”
这件事叶英仔细解释了一番,但是到沈成钧那里自有他的理解,起码他跟其他工厂推荐时是这么说的,“别看人年轻,但是号召力强啊,拉着一堆你们瞧不上的技术员在那里折腾,放手让人去干愣是折腾出了效果,你先尝尝看,觉得好吃再说,不好吃就当我从来没说过这事。”
紧急加工出来的玉米油送到了首都,不止是送给沈成钧。
叶英算着自己认识的人,对外贸易部的欧阳兰、卓君,对了还有季部长。外交部的耿司长、范国康还有陈部长。地质部的李部长,他的秘书,还有工业部的……
对了,沈家人口多,可以多给他们送一些。
她留了点私心,还特意让人给李兰书送去了一桶。
这土特产被送到李兰书的办公室,让这位宣传部电影处的处长有些奇怪,“谁送的?”
秘书连忙解释,“宁县那边过来的人,说是叶英同志刚捣鼓出来的新产品,特意让那边的列车长捎来了许多,给几个部长都送了些,又特意送到这里来一桶。”
与玉米油一起送达的,还有叶英的一封信。
新的内容倒是简短。
符合叶英的风格。
李兰书看了眼,“回头给我带家里去尝尝看。”
倒是秘书多说了句,“您吃之前记得先让小狗尝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