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天佑:“我还是读了快七年才考中的.....平安,有粮余粮可好?”
杨平安:“他们啊!他们兄弟去北方种地去了,要腊月里才回来。我二哥也打算过完年跟他们一起到北方开荒种地。听说那边的荒地随便开,地也很肥,并且前三年都不收税,随便种些豆子卖了都能赚上一笔。”
“啥?还有这等好事?那真是不错。”柳天佑诧异,“开出几十亩荒地种豆子,一年可能卖不少银钱呢。”
杨平安:“是啊,所以我二哥才想着把侄儿们都带去啊,去了只要不怕苦,肯下力气干活,一年就能开出好几十亩地,甚至上百亩都有可能。种上几年豆子把地养熟了,就能开始种棉花,那个就更赚钱了。”
柳天佑认同道:“不错,这也是一条很不错的出路。果然是‘树挪死,人挪活’啊,只要懂变通,就能赚到银钱,让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
杨保安:“是啊,谁说不是呢!”
杨平安:“天佑,说起来这些变化都是你带来的。要不是你在村里开作坊,引来了不少远方的商户,让我们增加了见识,我们也不知道北方的事。”
柳天佑:“这跟我有何关系?人要是不肯下力气去干活,就算那些来往的客商带来了消息也没用。平安,你也很不错啊,自己凭手艺赚钱,多好!”
杨平安:“嘿嘿嘿......也是靠你赚点养家糊口的银子......”
“保安哥以后有什么打算?”柳天佑又问。
杨保安抿了一口茶,“我?我就在家种种地,抱抱孙子,闲暇时跟着平安编些篮子卖。”
杨保安和杨林安现在都没有在榆坝村的作坊里做事了,而是把那份活计让给了他们的儿子做。
柳天佑:“保安哥可有想过自己做点小生意?”
杨保安摇摇头:“我没这个做生意的脑子,就不折腾了。天佑,哥哥我腆着老脸请你看在我们以前的情份上,把我家老三带出去见见世面,那怕是留在你身边做个小厮也行。”
这是他看到柳天佑身边的小竹之后才产生的想法,他觉得自己三儿子性子活泛,人也聪明,跟在柳天佑身边学些本事才是正事。说不定以后也能培养个能读书的孙子出来,改换门庭。
杨林安和杨平安兄弟俩听见他这样说,都诧异的看着自己大哥,不知道他为何突然会有这种想法,把好好的儿子送到别人身边做下人。
杨保安见柳天佑没说话,又继续说道:“天佑,我家老三性子老实,干活也勤快,要是他不听话给你惹祸了,你只管打他把他给我送回来就是。”
柳天佑想了想自己身边的两个小厮--小山与小竹,小山已经慢慢的接管了家里的事,转型做了管家,身边只有一个小竹,是有些不够用。
要是杨保安的儿子机灵,自己培养一番留在身边做个管事也可行,于是点点头,“行,保安哥,让你家老三明日来找我,我要是觉得可行就留下......”
他虽这样说,其实已经答应收下了。
“谢谢兄弟了。”说完还站起来给他郑重的弯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