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明珠眯了眯眼睛,道:“谢钧等了这么久,不在乎多等几个月。他大约是要等新政推行到豫州的时候,再对朕发难。”
邓玦道:“谢氏在陈郡能量不小。”
岂止是不小,此时的陈郡乃是梁国人占据了北方之后,于豫州侨立的。侨立之处,郡中百分之八十的人要么姓谢,要么是谢氏家仆。可以说谢氏在陈郡,跟皇帝无异,甚至比皇帝的名望还要高些。如果谢钧以陈郡为支点,借着新政推行、大世家对朝廷不满的关键节点,发起叛乱,后果可大可小。如果不能及时掐灭,也许能发展成席卷大周全境的大风暴。
穆明珠陷入了沉思。
邓玦轻声道:“谢钧自受伤之后,对身边扈从愈发谨慎,等闲人根本靠近不了他所在的院落。”言下之意乃是连他都无法派人去探查谢钧的情况。
“朕知道了。”穆明珠回过神来,看向邓玦,问道:“你三年荆州都督已满,接下来想去什么职位?”
一州都督,三年期满,有的会继续在当地为都督,也有的会调到中枢做重臣,也有的会往边防上做将领。
邓玦在荆州三年,又有与梁国的关系在,还要牵制西府兵,满心以为皇帝会让他继续回荆州做都督,此时被问,微微一愣,笑道:“臣听凭陛下吩咐。”
穆明珠嘴角露出一丝危险的笑意,倾身上前,盯着邓玦,压低了声音道:“朕有一个好主意。”
“梁国南下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无法渡过长江,他们水战不行、也无船只。你现在作为梁国皇帝的‘心腹’,当然应该急人所急,主动提议,愿意为梁国来打通我大周的水路。朕要你写密信给梁国皇帝,请他派人在我大周朝中运作,给你谋一个水军的关键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