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班子的这一处春日啭讲的是一清贫书生与高家女郎的故事。

高家女郎不嫌书生家贫,下嫁于他为妻,清贫日子过了三载,从未抱怨。谁料书生一朝高中,便不要发妻,只顾前程,意欲高头大马进太师府中做乘龙快婿。

赵玲珑扭头看几眼,见台上正是演到扮做高家女郎的女戏子收到休书后,深夜哀哀啼哭的场景。

写这唱词的据说是长安有名的稻荛先生,一手唱词写得出神入化,将妇人遭弃后的一应愁绪心肠说尽。

直叫闻者心有戚戚感慨。

怪不得这班子大江南北,一路走来,尽被各地追风吹捧。

听了几耳朵,故事已经转到书生迎娶新人,新婚得意时,赵玲珑转首看向方才喊了一嗓子的人。

对首食案,只见一身形微胖的郎君,身着靛蓝云线绕雀的翻领绸布袍子,因他想看高台景致,脖子上翻出一层层肉纹。

她无言片刻,“韦二怎么胖成这样?”

崔昫听他喝彩,凑过来低声道:“去岁韦家老太夫人离世,他跟着韦大人前去黔南道居丧,今春三月旬才归来...”

韦二甫一归来,发现渝州城多了好多数不清的美食,一头扎了进去。更何况,韦二夫人新出月子,种种好食自然不吝啬,韦二见面分一份。

等到反应过来时,韦二已然是胖成了肉球。

听他前后说尽,赵玲珑掩唇笑出声。

犹记得这韦二在她首次推出番椒时,便因贪嘴,出了大洋相。

想来,方才杨启年见到韦二时面上的愣怔,不由回忆起当时在富春山居的狼藉之事。

余光见韦二有折身的样子,她连忙清清神色,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席宴正东,崔夫人见二郎同玲珑说笑的融洽场景,也跟着笑了起来,“你看看,两个孩子这样般配,好事看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