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兼职都讲究“无缝衔接”,以避免中间没收入青黄不接的情况,她认为拍戏应当也是如此。尤其,她还是一个初入行的新人,没有作品难免没底气。
却不料,倪梦却告诉她:“下部戏估计要等寒假,我相中的那个本子,还在筹备之中。正好你也趁这个空档补一下落下的功课,考上Q大金融系也不比拿影后简单,我想你也不会想放弃。”
倪苏辛苦十几年,度过多少不眠不休的日子才考上的学校,当然不会因为进娱乐圈就放弃。
但是——
“非要等那个本子么?剧本定了吗,大约什么时候试镜,我能被选中的几率又有多大呢?”她对于倪梦只盯准一个剧本的做法,其实不太赞同,“基本上整个大一的专业课我都在毕业的这个暑假预习过了,专业内容少且简单,这一年我完全可以两边兼顾。”
倪梦终于从计划表里抬起头来,她将本子放下看向女儿,颇有些语重心长地说:“倪苏,你是学经济的,该知道风险与机遇并存。”
她说:“我们在等的这位导演,他的作品曾拿过奥斯卡,我想无论成功几率多大,都值得一试对吗?而且,你出道就是你父亲剧组的女主角,起点并不低,我们不走下坡路。”
倪苏便无话可说了。
就算她是个外行人,也该知道奥斯卡的分量。至于于安,或许他不是一个好父亲,但的确是一个好导演。他的电影倪苏也曾看过,镜头艺术感堪称一绝。
她无法反驳倪梦的观点,却也隐隐感到有些不对劲。
而正是这时,倪梦摘掉眼镜,拍了拍她的肩。
她再次劝慰道:“倪苏,宁缺毋滥。我知道你担心空档太久,万一那边失败时间成本更高,我会同时帮你留意其他剧本,如果有合适的当然尽快进组。你出道起点很高,这中间我争取帮你谈下点时尚资源,或者商务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