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看过这则新闻,知道她担心的事即将发生。
邱逸也正关注此事,吃饭时与她闲聊:“我看那业主在楼盘开发前就买下那层楼了,他住那栋楼的结构肯定和其他楼不一样,否则屋顶上垒那么大一座假山洋房,楼板早渗水龟裂了,不可能撑这么多年还没事。”
相信行家们都已看出门道,沈怡无言以对,接着听他分享见闻。
“我大学同学也遇到过这种事,项目在上海,那开发商想拿两套房贿赂管事的,对方选了顶层的两套,要求把中间的楼板打穿做旋转楼梯,还修改了安全通道。现在有钱有权真可以为所欲为,设再多规矩条例,他们照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他表现得很不以为然,引起她的试探。
“假如今后你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应付?”
“我肯定不干啊,谁知道这些神操作今后会不会曝光,要是出了事,别人拿我当替罪羊怎么办?你经常提醒我谨慎处事,我都牢牢记着呢。”
“……没错,这是我从血泪教训里总结的经验啊。”
沈怡苦笑自嘲,没好意思吐露实情。
隔天老李电话求救,事态与她预料的差不多。周老先生和开发商面临相关部门追责,不得已坦白当初的秘密协定,上交了该楼的设计图纸。经查实,大楼的安全隐患基本排除,屋顶花园可以保留。但须由专人公开做出解释,以便令住户们心安,使大众信服。
老李是结构方案的主设计师,令牌先塞到他手里。他知道这“解释会”相当于“检讨会”,生怕到时言语差错下不来台,心想这项目的实际设计工作都是沈怡完成的,她口齿伶俐,思维敏捷,而今又有几个知名项目傍身,撑得起门面,必须拉去给他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