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这样大面积的干旱,一人能保五城平安,还过的是吃饱喝足的安定日子!

更不用说那些被描绘的有鼻子有眼的,能快速耕田的农具,能自动播种的机器,能毫不费力的从河中取水的水车……

这些有关于农事的东西,全部组合起来,效果简直是惊人。

书院、做学问的大儒,官场中负责农事的相关官员,都无不惊叹于这些奇思。

尤其是书院中还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们,更是毫无保留的抒发自己的情感。

“有了犁,就能大面积的耕地,有了播种的机器,播种的速度和效率几倍的提升,一个人就能干几个人的活,有了水车,就算有再多的田,也不用担心没力气提水浇水。”

“就凭借这几样农具,就能开垦更多的土地,种更多的粮食,这样全天下就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

这个时候,有个书生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小型水车道:“犁和播种机都还需要人力,我觉得水车才是最绝妙的,特意让家里的下人做了一个。”

书院中所有人一下子都围过来,看着这个巴掌大的小水车,有人提议道:“要不我们弄点水来试试吧。”

这个提议一出,就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水流带动水车转动,水被运送到高处,有人将手指放过去,水就顺着手指滑落到手心中。

“用水流的力量,将水送到高处,大道至简,能想出这样的主意,定不是凡人。”

“若是有幸能见一见这位军师就好了。”

书院中的学子,都在进行美好的畅想,甚至忍不住赋诗一首,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的赞美。

书院中学子的赞美庄稼汉们听不懂,但是亩产数量,没有人比他们更懂了,不管再悉心照料,不管费多少心思,最多就能提升半石不到的产量。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能亩产三到四石?

凡是听到人在讲关于凉州的事情,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来听,希望能多听出一些诀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