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辅大人可有想过,究竟怎样的皇帝,才是百姓想要的皇帝?在珏看来,唯有得民心且顺应天意者,方才能成为百姓之主。”
“大周在短短七年间,便要遭受两次动荡。外有南邵、北狄虎视眈眈,内有朋党各自为营。一旦凌叡一党根除,先太子谋逆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朝堂与民间必起乱。届时,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皇帝,既能震慑外敌,又能号令百官,于危乱中安邦定民心?”
得民心,顺应天意。
既能震慑外敌,又能号令百官。
这样的人,一直都有。
只那人一心只想守肃州。
朱毓成喃喃道:“大皇子,到底是太过软弱。”
朱毓成见过大皇子,也曾在曾大学士告假之时,给大皇子授过几次学。
那孩子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可心性却温弱。身边之人犯了错,也不敢训斥。瞻前顾后,生怕有人会在背后议论他不够宽宏大量,无明君之相。
作为宫里唯一的皇子,怎么也不该养出了这么一个小心谨慎又唯诺的性子。
这样的性子,在太平盛世,自是个守成的帝皇,也无甚不好。
但眼下的大周,正值风雨欲来之际,需要的是一个更强势、更能稳定人心的皇帝。
朱毓成微微一叹,卫家那小子委实是太过能言善道。又或者说,太知晓如何揣度人心。
他这心呐,自打起了那念头,便再没放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