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明灭 幻月流光 5367 字 2024-03-05

任顺妃;生平不详

郜氏,生肃庄王朱楧

子女情况

皇子

序 姓名 封王及谥号 母亲 藩属/职位

长子 朱标 懿文太子[29] 孝慈高皇后 直隶应天

二子 朱樉 秦愍王[30] 孝慈高皇后 陕西西安

三子 朱棡 晋恭王[30] 孝慈高皇后 山西太原

四子 朱棣 初封燕王,即明成祖[31] 孝慈高皇后 北平

五子 朱橚 周定王[30] 孝慈高皇后 河南开封

展开

皇女

序 封号 母亲 驸马 备注

长女 临安公主 孙贵妃 李祺,李善长子 ?

二女 宁国公主 孝慈高皇后 梅殷,梅思祖从子 有二子

三女 崇宁公主 不详 牛城 ?

四女 安庆公主 孝慈高皇后 欧阳伦 ?

五女 汝宁公主 不详 陆贤,陆仲亨子 ?

展开

5

轶事典故

朱元璋在世时留下不少传说和典故,如下:

政治:火烧庆功楼[34]、云奇告变[35]、太祖治骄、建都之议、剥皮揎草[36]、表笺之祸、愤题和尚诘问、铁裙之刑、刘伯温求雨[37]、太医监、悍妇之肉、圣谕六言、大明诏旨碑、洪武正韵、月饼起义、五更吹号、畏法度者最快乐、教民榜文、新官堕落定律、逆臣录、白话圣旨、红座船、藁城人、宝源局、宋濂诚实、洪武大移民、装傻计。

美食:四菜一汤、糊羹、粉子馍、捆香蹄、垛子羊肉、瓤豆腐、仙客来灵芝、珍珠翡翠白玉汤[38]、万三蹄膀、吴城大板瓜子、油煎毛豆腐、老表土鸡汤、临水酒、周烂头、桃香茶油、虎皮毛豆腐、五里界蒸肉、养生油、洪武宴、开花馍、何故四菜一汤、岁寒三友抹尖脆、常州牛塘谷、黄氏肚包鸡、八宝稀饭、濮阳壮馍、得胜饼、凤阳酿豆腐洪武豆腐、费县山楂、南京盐水鸭、麦蚕豆干粥。

文化:怒打伽蓝神、淮右布衣、楚人养狙、阅江楼记、牲口节、大写金额、陈辞滥调、朱陈之好、覃垕晒皮、智聪、率师征陈友谅至潇湘所写、铁板一块、河伯女、赠四仙、情侣椅、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绝海中津、跳竹马、庐山诗、朱元璋梦游西岳、清溪流泉、朱元璋画像、铁姓、狄姓、朱氏世德碑记、武当归隐。

建筑:洞林寺、庐山竹林寺、观星楼、余干康山忠臣庙、御碑亭、驸马巷、龙首塔、柳叶街、北照寺、观妙亭、阅江楼、古城塔、南京花牌楼、五土庙、梅大井、皇帝井、游武庙、六镇七十二口井、断头马、百猫坊、通天寨玉盂禅寺、常氏先祠、楚望台、抹山寺、胜棋楼、朱元璋品蟹亭、瑞安寺、阳山碑材、官店、复翁堂、明去封号碑、青龙洞古建筑群、明功臣墓、南京老城南。

地点:明功臣墓、天钟听泉、北台头村、试剑石、义驾山、鉴玉村、圣水池、下邹村、十里圣水、九峰摩崖、歙岭青、青蒲、黄村、陈家沟村、苏庄银杏树、瑞洪镇、披云山、天龙屯堡古镇、平海卫、宜春八景之南池涌珠、朱家凹景区、白关镇、光明顶、阳山、张三丰的神仙洞、贾岛隐居处、龙女花。

6

史籍记载

张廷玉《明史·太祖本纪。[39][40][41]

《明实录·太祖卷。

夏燮《明通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谈迁《国榷。

7

人物纪念

陵寝墓地

朱元璋去世后埋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和马皇后合葬于此。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主持陵墓的营建工程,此年八月,马皇后去世,九月葬入此陵,定名为“孝陵”。

明孝陵

纪念研究

参见:朱元璋展览馆、朱元璋研究会、明孝陵博物馆

雕像情况

照片 位置

南京明孝陵景区大金门前

南京明孝陵景区大金门前。

明祖陵景区公路东侧是皇帝的塑像

明祖陵景区塑像。

南京阅江楼景区广场

南京阅江楼景区广场。

新安徽名人馆。

新安徽名人馆。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明中都鼓楼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明中都鼓楼。

展开

纪念币

参见:朱元璋金币

8

人物评价

总体评价

朱元璋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42]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43]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43]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43]

史书评价

《明史:“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如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历代评价

赵翼: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44]

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孙中山:“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

毛:①“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②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③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商传: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

万明: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贫苦农民的开国皇帝,是为明太祖。他在位31年,肇基了历史上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曾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45]独特的身世和业绩为他一生涂抹上浓重的传奇色彩。[45]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42]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推翻元朝统治,除暴乱,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43]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43]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43]

史书评价

《明史:“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如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历代评价

赵翼: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44]

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何也?数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至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康熙帝立碑“治隆唐宋”赞誉朱元璋。还说:“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

孙中山:“呜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灵,何以及此?”

毛:①“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②朱元璋是农民起义领袖,是应该肯定的,应该写得好一点,不要写得那么坏指朱元璋的晚年。③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终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商传: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奋斗成了一个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另外,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没有停止步伐,他在位三十多年,成功地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明帝国。

万明: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出身贫苦农民的开国皇帝,是为明太祖。他在位31年,肇基了历史上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曾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45]独特的身世和业绩为他一生涂抹上浓重的传奇色彩。[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