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西得了口信,第二天早上和孙桂芳一人背了八十斤的水果糖到铺子里。
谢姐的丈夫早早就过来买糖,这回倒是没排队,一听和青果糖一样,还是一毛一斤后,便买了十斤回去。
“你咋买这么多?”
谢姐眉头紧皱。
“咱们尝过以后,剩下的卖给别人呗,又不亏。”
“也是,”尝过水果糖的谢姐说道,“这味道比青果糖好,咋还是卖一毛钱啊?”
“进价低呗。”
“那咱们也卖一毛?”
“多卖人家也不买啊。”
也是。
就如谢姐所想,但凡年轻一点的人家里办事儿,出来买糖时,都会选择水果糖,青果糖大伙儿都吃腻了,再说这水果糖的价钱和青果糖一样的,大伙儿也愿意换个口味。
在得知谢姐铺子里没有水果糖后,好些人都去了杨记杂货铺。
导致谢姐那一堆青果糖都有些坏了,本来就是进的快过期的,这要是坏了,那就不能卖了啊!
无奈之下便搞成八分钱一斤,这才卖了不少出去,但生意到底没有杨记杂货铺的好。
而她丈夫呢,还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
因为家里开了铺子,所以干脆回家帮着一起干了,现在生意没有预想得好,谢姐的婆婆也不高兴,没少对她甩脸。
谢姐去找给自己供青果糖的人问有没有水果糖,那人说供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