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福姨也有缝纫机,她们两人一个裁一个缝,效率很高,说说笑笑就能做七八百个。

再把福姨做的毛茸茸的小球、小蝴蝶和小草莓之类点缀在上面,非常漂亮。

赶集的前一天,苏软找来几块大纸箱,参照后世的样式,糊上黑绒布做了个首饰展示台,做了十几个手臂粗的纸壳子用来套发圈,还买了个大喇叭。

第二天一早,苏软和福姨五点半就起床,苏软骑三轮车,拉着福姨和一大车摆摊的东西直奔魏村。

到地方的时候摆摊的商家已经不少了,苏软和福姨见缝插针的找了块儿地方把摊子铺陈起来。

这会儿赶集的人还不多,都是摆摊的商家,两人趁机轮流去对面油条摊子上吃了早饭。

赶集的人终于陆陆续续来了。

左右的大喇叭也都开始吆喝起来,这年代集市上不仅是卖的东西种种类繁多,卖东西的也特别有趣。

比如对面那个卖鞋子的男人,站在摊子前几乎在唱,“你的脚我的脚,鞋子保证很舒服,不开胶不断底,每个人都穿得起,三年五年穿不坏,还会传给下一代……”

旁边卖胶水的更绝,跟杂耍似的,皮带粘着麻将,麻将下面粘着石头,嘴里也在吆喝“一抹胶马上沾,使劲压紧一二三!从古今到中外,从秦始皇到现代,你见过什么胶它粘的这么快……”

很快周围就围了一圈人,苏软看的都很想买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