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郁却道:“陛下不是好奇元簪笔为何要助我吗?”他笑容比刚才更粲然,“因为您提都不愿意提起,更不敢提起元簪缨。”
皇帝眼中的笑意消失了。
乔郁温声道:“因为元簪笔受元簪缨教养长大,他视元簪笔为兄为师为父,元簪缨何其惊艳才绝,改革涤荡朝中风气,欲除大魏百余年之痼疾,元簪缨为陛下抛却亲族,受尽指责却毫无怨言,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不过实现陛下所愿,宁佑十年后不得已退出朝廷,却因改革之事连宗族都崩回,朗如明月之人唯余一把病骨,最后面南长拜,引火自尽。元簪缨身体虽不强壮,却少生病,为何会病得那样重?”
他满意地看着皇帝神情的变化。
“元簪笔告诉我,因为刺杀。他与兄长一路遭遇刺杀无数,刺客的箭上涂满了毒药,就是这种毒,折磨得他兄长无一日好眠,夜夜痛苦非常,伤口化脓,难以愈合,元簪缨低烧数日,说了无数的呓语,然而,”他翘起红唇,看着色变的皇帝,“在最最苦痛的梦中,他也不曾对您这个派人刺杀他的始作俑者,有过一句抱怨。”
皇帝面上再无一点轻松笑意。
他眼角微微抽搐,似乎在竭力忍耐着什么。
乔郁微笑着,“陛下?”
皇帝忽然道:“你不曾为君,何尝懂朕当年所受之辱!”权柄尽归他人,只得如履薄冰的活着,生怕世族联合起来,寻个由头联合请他禅让,最后再神不知鬼不觉地了解他。
他是君主!
是天下最最最尊贵之人,怎能承受这般耻辱!
“所以你任由逼宫的谢居谨陈秋台方鹤池等人仍高居于庙堂之上,却迁怒于元簪缨!无非是当年他们掌有废立之权,而元簪缨不过一白衣罢了!”乔郁亦不笑了,声音冷得宛如寒冰。
刘曜看着父子对峙的场面,听尽了不知多少辛秘,恐惧更甚。
“成王败寇,朕有何可说?”皇帝收敛了全部情绪,“尔欲如何杀我?”
……
寝宫外,世族等对一身甲胄的元簪笔怒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