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课这两天,用来分班的试卷又加印了两次,贺知年本来是打算一个班二十人的小班教学,到最后统计名单的时候,变成了一个班六十人的大班教学,而且足足七个班,要知道民生中学初一年级总共才有八百多个人。
当然,来上课的学生不止只有民生中学的,还有别的学校,不过大部分都出自民生中学,毕竟宣传方向一直都是针对民生中学的学生。
招老师,必须得招老师了。
周六周天,贺知年可以一个人教七个班,但周一到周五可不行,学生们的时间都集中在一起,他分身乏术。
辅导班的教学材料是贺知年自己出的,只有内部的老师和学生才能拿到,名字也简单易记——知年。
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辅导班和教学材料,这实在不是一般的自恋,偏偏贺知年这个当事人一派自然,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贺明明把攒下来的零花钱交给她爸,老样子,还是买房,不光自己买,还劝她爸跟着一起买。
“现在辅导班办得这么火爆,之后肯定要扩大规模,不如先把房子买好。”
单是看她爸每个月给她的零花钱,就知道买房子的钱肯定是有,与其留着,还不如早点买房,要知道房价可一直在涨。
买,作为一个想把知年辅导班开遍全国的人,买房自然也不可能局限于S市。
就连招老师,也不只面向本市,还把招聘信息发到了首都。
朱浩言作为贺知年在华清大学的首号小迷弟,义不容辞将这事儿揽了过去。
华清数学系的学生们,就算不考研,想就业也很容易,去辅导学校当一个老师,显然不是一个好出路。
但这并不是单纯做一个辅导老师。
“贺知年贺老师办的辅导学校,现在是刚起步的阶段,等同于创业初期,老师觉得这是个机会,你可以去实地考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