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出题,班空到我这来拿题目,写完了就拿给我看看,也别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你基础不错,文学积累多,以前作文都挺好的,这回只是个失误,咱们下次避免这样的失误就行了。”

一路跳级上来的学生,基础却比班上的哪个同学都扎实,课外书看得也挺多,在作文上引经据典,有些典故他都是查了书才知道。

校领导们都盼着这一届高考能出个省状元呢,这一次成绩下来,他作为贺知年的语文老师,已经被七八个领导喊去谈过话了。

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犯人的儿子

一个多月的时间,贺知年练习了上百个作文题目,虽然偶有偏差,但概率不大。

可哪怕是百里挑一的概率,也让老师们心惊肉跳,高考前一天,还暗自祈祷:作文题目千万要是贺知年练过的,一定不能写跑题。

高考第一场就是语文,等试卷发下来,在考场监考的几个语文老师都松了口气——“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不容易跑题,练过类似的,可算不是他们最怕的看图写文,贺知年同学的思维逻辑跟大多数人不太一样,就怕从图上悟出什么新道理。

绕是如此,高考全部结束之后,贺知年还是被老师留下,要求把语文作文在办公室里默一遍。

默一遍就默一遍,贺知年当然还记得自己那篇作文是怎么写的,他第一次尝试自己做木工活,是跟着他这一世的父亲学的,那还是在下洼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