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的那些妃嫔,还有宫中的那些宫女、太监、嬷嬷们,基本上都安排到皇庄劳动了。

皇宫不养闲人,种地的种地,采桑的采桑,织布的织布,太上皇生下的那些儿子,也都不能闲着,该用的用,表现好了就能把生母接回家去。

贺知年作为一国之君,就更是不得清闲了,金銮殿里的那个位置他喜欢,但登基之后,他便发现自己的修为与雍朝的国运相连,国家发展越好,他的修为就跟着水涨船高,飞升神界似乎也指日可待。

除了东宫原来的七个人,贺知年不打算再对外传授功法,修真功法对个人而言,是宝贝,但于整个国家,就未必是宝贝了,起码现在不是。

贺知年一直把两个孩子放在身边教导,继承人的优秀程度也关乎国运。

玉嬷嬷现在是皇庄的管家,带着流珠和月珠管理京城所有的皇庄,小柱子则是一直跟在他身边。

登基第二年,雍朝开始推行新的高产粮种,并减轻赋税。

登基第三年,贺知年举兵将邻国划入版图。

第五年,再次发兵,终于把他印象当中的版图归置完毕。

第七年,雍朝进行教育改革,各地建立小学,科举内容随之改变。

第八年,航队出海,按照地图的指示到访了许多国家。

第十年,禅位于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