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行吧,既然你提到千里,我就暂且称呼你为千里吧。千里啊,我还有个问题。即使赵永安最终未能救下王希孟。可他留下的那封遗书,绿茵为何没有传递给赵永安。她都敢冒着生命风险递信求助,冒着被人发现的危险来这边为他烧纸钱。为什么就没有机会把信给她的公主。”兰絮甚至都开始怀疑,最初绿茵舍弃钱财要赵永安来救王希孟,到底是为了赵永安,还是王希孟,还是为了自己。

或许是三角恋的深情虐恋看的多了,兰絮落下了一个毛病。

喜欢把简单地事情复杂化,想事情总把最坏的打算先想了。

兰絮从开始看到现在,总算是找出了症结所在。

千里江山图说自己的遗憾就是赵永安与王希孟到死都不能互通心意。

而现在看来,除了死别之外,他们之间应该还有别的障碍。

这位名叫绿茵的姐姐,在王希孟的屋前烧掉的那副画,或许能解开一切问题。

“你想知道为什么,就接着往下看。”

“三天,你等了她三天。她却等到你死才肯来看你。旁人都在说什么公主驸马郎才女貌天作之合,成婚不过数月就如胶似漆缠缠绵绵。可我却知道,你才是那个最爱她的人。在多少个日日夜夜,你都只敢守在她的门外不敢上前。你知她胆小怕黑,就蹲坐在屋檐下点上一盏灯,隔着窗户给她讲她爱听的市井故事。你知道她喜欢民间的糖葫芦,就亲自去树上为她摘了最新鲜的果子,又去御膳房一颗颗一颗的裹上糖浆。你为她做的事情数不胜数,却到死都等不到她相信你爱她。有些爱,从来不是宣之于口的。她不懂,我从不敢忘。”

“绿茵喜欢王希孟?”作为心思细腻的女人,兰絮瞬间就明白了她这段长篇大论里的中心论点。她在羡慕公主身边有这样一个男人默默付出。

“我不知道,她从未跟人提起过。”千里江山图获取信息的渠道与兰絮并无两样,都是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到一举一动。

它在最初生有意识之时,还并未掌握窥心之能。

兰絮的关注点始终在那副画上,她总感觉那副画就是王希孟送给赵永安的生辰礼。

“她烧的是什么画?”如若真是丹青素描,那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可能是幅丹青可能是山水图,但绿茵没打开看过,我不知道画的是什么。”

在千里江山图与兰絮的对话中,陷入故事里的绿茵还在对着火光叙述,“既然她从来不肯相信你爱她,那也不必在跟你有任何牵连。你连化作白骨一堆的机会都没有了,她还能守着自己的驸马白头到老。命运何其不公。你给我的信,我未递给她,你房间里的画,我也未告知她。有些相遇,可能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这人,这信,这画,我都不会看。就让它们都随你去吧。”

“她这是因爱生恨了吗?”千里江山图突然能get到了兰絮所提到的点。

“她不恨,或者说是带着埋怨吧。埋怨公主来的太晚,埋怨公主嫁给别人。又或许,她不想让公主再沉浸在有王希孟的过去吧。给她看信看画,也许更能激起公主对王希孟难以断绝的爱。”不知为何,兰絮脑子里忽然出戏的开始循环一句张宇唱的一首歌的歌词。

{你爱着他,或许也带着恨吧。

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心在变化}

彻夜不睡觉守在门窗下的人,又何止是王希孟一个人。

作为旁观者的绿茵,何尝不在这局内,逐渐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