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咽下嘴里要说的话。转而专心致志地打起络子来。
宝玉听了黛玉的话也不再纠结,管他呢,反正有老祖宗护着我。心中的不快刹那间烟消云散。
看见宝钗打的络子十分别致,宝玉笑嘻嘻地凑过来问:“好姐姐帮我也做一个吧,我要那个石榴红色的。袭人她们做的都没有你做的好”,俯身作揖十分诚恳。
宝钗转头看他:“袭人的针线一等一的好,我这不过是做着玩的,你若想要我给你一个就是。”
不愉快的话题被岔开,姑娘几个又嘻嘻笑笑玩闹起来。不爱说话的惜春今日也向宝玉打听起来“可知琮三哥几时回来。”
宝玉歪在炕上翻了个身仰头说“这倒是不晓,昨个是官差来报的信,琮三哥的信应该还在路上。”
虽然因为贾琮,宝玉才会被逼学习讨厌的四书,可他心里还是很喜欢这个哥哥的。远在金陵却惦记着他们,时常寄回来一些好玩意,有竹制折扇、绢宫扇、骨扇这些金陵折扇,制作精细,轻巧美观,既能在炎炎夏日里扇风消暑,又能当做藏品把玩。还有神奇威武的辟邪石刻,今年开春元宵节前还托人送来好多盏花灯,府里的人都开了眼界,晚上挂在外面,灯火通明,看着喜庆。还有芦蒿炒香干、盐水鸭、五香豆这些特色美食,都是自己从没见过的,别有一番风趣,他身在京城,却仿佛置身于金陵。
贾琮是个礼数周全的人,做事面面俱到。京里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各位长辈他从不曾忘记。每个人的生辰礼,重要节日的节礼都没有落下过,更不要说时常还会送些特产来联络感情。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府里不被重视的三春会格外关注他的消息,惦念他,就连今年初到贾府的黛玉和宝钗也收到过他的礼物,对这个未曾谋面之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正面积极的,从未见过却多有好感。
感情是需要经营的。古代通信技术落后,只能多写信。每回寄信回家总不好空手什么也不带,可不得多送礼物和特产?
时常联络,如此一来,人不在心意送到,既在众人心里刷足好感,又能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侧面提醒到还有贾琮这么一号人物。功名和成绩再卓越,都是冷冰冰的,若没有这几年的联络,想必再见面时恭敬有余而亲热不足。
况且贾琮也是很喜欢这几个弟弟妹妹,天真烂漫的年纪,又能坏到哪里去呢。前世对红楼梦里的人物各种猜测,众说纷坛,贾琮却是不信的。七八岁上下的孩子,人生这张纸还是空白的,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