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的主题是画风突变

所以后来李指说我的时候经常以“你咋和你师姐那么像”为开头。

这个像,指的不仅仅是成绩,还有搞事水平。

当然,我觉得我的搞事水平还是略胜一筹的,毕竟我被赶出国家队的那一次,干出来的事儿比师姐两次加起来都要过火。

不过现在也没必要说这个。

133

“过来吧猫儿,”何苑揽着我的肩膀把我往乒乓球台子旁边带,“来陪师姐练两把。”

我瞟了一眼她的膝盖,想说点什么,但也没说出口,何苑却像是看出了我的意思,一个眼神就把我本来想问话的嘴给封上了。

so,我还能怎么办呢?

从背包里取出球拍,从地上随便捡颗球,站到台前,抛球,发球。

134

只是很简单的对拉练习而已,我却注意到何苑的左腿每次动作似乎都有一点点滞涩。

这就导致她有时候接球的动作会显得比较仓促,回球也不是很有力的样子。

我尝试着慢慢将球的落点控制在左侧,这样何苑的身形也频繁地位于球台的左侧。随即我突然反手一抽球,小小的乒乓球带着极高的转速向球台右侧的远角落去,何苑救球不及。

乒乓球落地的声音显得格外清脆。

何苑注视了一会儿那棵在地上慢慢滚动的球,回过头来翻了我一个白眼:“小崽子出息了,现在都学会套路了?”

我问她:“师姐,你膝伤还没好全吧,就这么归队了?”

135

两年前奥运会的时候,师姐才25岁,状态奇佳。决赛中我俩相遇,她彪悍的球风一度打得我抬不起头。

师姐身体素质很好,天赋又很高,打球也不是那种特别减竞技寿命的球,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四年后的奥运会,二十九岁的师姐仍然有一拼之力。

事实上,如果不是今年年初的意外,本应该是这样的。

今年一月底,何苑租住的公寓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失火,为了逃生她从四楼跳下来,左腿膝盖粉碎性骨折。因为这次大伤,她错过了三月份“直通伦敦”的选拔赛,回来以后实力也大打折扣,从刚才的训练赛中我就能试探出来,一些很简单的套路球就能把她压制住了。

我记得前段日子师姐复健的时候,负责师姐的高教练一跟我谈起师姐就唉声叹气,现在我大概能理解他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