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世大学,教育系,青少年心理与教育课程课间。
“哎——”裴思恩趴在桌上,长叹不已。
闵颂杏有些好笑:“怎么啦,一下课就这么叹气。”
“哎——想起小孩子,我的头就好疼。”
“你不喜欢小朋友,怎么还会来学教育呢。”闵颂杏一边整理刚才上课的笔记一边问。
“那还不是因为我爸妈嘛,他们觉得教师待遇好啊,我对自己未来也没什么规划,就来学教育了。”想起课上教授说的话,裴思恩问,“颂杏,你觉得该怎么处理青少年叛逆心理的问题啊。想到以后我要面对这些,我就忍不住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闵颂杏用笔支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也刚从青春期出来没几年。”
“那你叛逆期的时候,都在做什么?”
做什么?
青春期的她没有经历过叛逆期,或许唯一叛逆的一次,就是逃课跑到s.m大楼下徘徊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因为胆小又赶回学校上课吧。那时候她太久没有见到郑在昡了,她真的好想他,想到快要发疯,甚至想着干脆不喜欢他算了。
闵颂杏回过神:“没做什么,就是正常上学。”
裴思恩又问:“那你为什么学教育?”
“因为我喜欢小孩子嘛。”闵颂杏笑。
其实准确地来说,是因为郑在昡而喜欢小孩子,郑在昡比她大了三岁,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时候,按理来说大的孩子是没有耐心陪小的孩子玩一些在他们眼里“幼稚”的游戏。但郑在昡对她很耐心,玩过家家的时候,总是会回应她。虽然是很小时候的事情了,但她依旧记着郑在昡面对同龄玩伴催促去玩别的游戏时的回应。
他说,小孩子是需要呵护的。
闵颂杏当然知道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乖巧听话的,但这句话还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深远地影响了她对待小孩子的态度。
在得知她填志愿准备填报教育学时,郑在昡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都纷纷来她家找她,和她妈妈一起商量着什么学校的教育学是最好的。等她正式成为教育学的大学生后,他们也会时常关心她在学校的情况,让她教育学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去问他们俩。
如果说一开始郑在昡父母对她好是因为她的母亲和他们是朋友,后来则是她和他们经常联系和相处而关系好。闵颂杏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她也明白自己和郑在昡父母交情好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母亲,更多的是为了郑在昡。
裴思恩伸手拍了拍闵颂杏的肩膀,然后竖起大拇指:“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