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我书读得少,不记得名字的人,都叫古人。”
讲道理,有道理。
饭蹭过了,话说过了,水车图纸也拿到了,周民带着人匆匆离开了。
“还是秦公子好,你看周大人一毛不拔还总想拔我们家的毛。”等人走远了,姚向北如是说。
汤启:姚兄,能招待县太爷是多么荣光的事情?你有多在乎那一口吃食?
虽然是真的很好吃。
“不管怎么说,没有县太爷出面,那二十两银子也要不回来,还能多得一个山头,简直是老天保佑。”
姚兰佩服,里正只要有好事就是老天保佑。
没瞧着人家是听了自己相公的话吗?
“不过也好,今年南阳县大面积歉收,新王没有加税反比往年减税一成,也是大喜。”听了县太爷的话,汤启心里开心得不好。
还好杨家村拦着他没过桥,不然说不准那些粮食就送城里去了。
若是粮食真交给官爷了,那可就是要不回来了。
姚向北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我家又没种地。”
汤启脸色的笑容变得僵硬,“那是。”
“不过姚兄,如今村里没桥,以后去城里还是得有桥才成。”里正与姚向北商议道。
好处是有了,坏处也都看得见。
姚向北皱起了眉头,一座桥要将近两百两银子,可不还是打口井、修座房子的小数目。
就算每家每户能凑一两银子都还不够。
现实是村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拿不出一两银子。
尤其是现在石料更加精贵,就算就凑足了银子也不知道能不能弄到石料。
“村里能凑多少银子?”言元皓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