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师带盛殊去换衣服,盛殊跟在他身后,走到一半回头看,确定付温珏还在那,这才加快脚步继续跟上。
那眼神很像第一次上幼儿园,独自进校园,反复回头看家长的孩子。
付温珏手指屈伸,缓缓吐了口气。
第一场是盛殊的独角戏,他在这做造型,张全就在旁边坐下,拿着剧本和分镜头脚本,给盛殊认真讲了戏和等会儿的走位镜头调度。
在张全眼里,盛殊还是个实打实的新人。
虽然他演了个《魍魉》,但电影和电视剧区别相当大。更何况《魍魉》是个小网剧,拍摄紧赶慢赶的,对演技的磨炼极其有限,可以忽略不计。
确信从气质和感染力上来说,盛殊就是那个最契合何知因的人,张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踏实。
他以前也用过新人当主角,但还是第一次找盛殊这么个……嗯,富二代。
盛殊此前在家已经把这四万多字的剧本翻了好几遍,他记忆力向来好,对整个剧本谙熟于心。
张全跟他讲完等会的调度问题后,又继续跟他讲何知因这个人物。
聊着聊着发现盛殊对人物的理解竟然出乎意料的深入透彻,他话不多,大多数时候在听,可偶尔回应的几句,句句讲在点子上。
说明是用了心的,肯用心就好。
张全心里略感欣慰。
等盛殊做完造型站在他跟前,张全更满意了。
盛殊有一张电影脸。
和颜值高低无关。虽然单论长相,他在俊男美女一堆的娱乐圈也绝对算得上最拔尖的那一撮,但长相漂亮与否并不是电影脸的关键。
盛殊身上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可塑性,这很重要。
“走吧。”张全拍拍他肩,“不要演,真实地去感受。”
影视剧大多还是按照场景、打散了情节来拍,把同一场景的戏集中到一起拍完,可以节省成本。缺点是常常会喜事和丧事同一天拍,意气风发进宫和卷铺盖黯淡出宫同一天拍,这会导致有时候演员情绪接不上。
《近水楼台》场景不算多,资金也充裕,为了情绪连贯,张全还是按照自己的习惯,以剧情发展顺序来拍。
打开机器,张全安抚了一句:“小殊啊,别有压力,第一次演不好也没关系,先找找状态。”
盛殊眼睛一弯,比了个ok的手势,眼神在付温珏身上停留一瞬,而后走进场景内。
付温珏站在一旁,听到旁边场记和导助正小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