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分头去采买,不能被人盯上挖出了咱们的卤料方子。”
“我相信这买卖一做起来就是满街飘香,有心人就会盯着的。”
“一定要先买足一个月的作料存量,在这一个月里把方子卖出去。”
“嗯,我给十几个师兄弟写了信,现在有六个回了确信。”
“他们东家同意买方,但必须确定都是哪几家在买。”
“我同意大家先报名再集中回复给他们,约定日期。”
邱连武便把这件事情说了说。
能这么快回信,一个是近、二个是确实有意。
还没回的是远些在邻县的以及结果不明的。
“我只担心到时他们来了会拉着我还价,面子上过意不去。”
有十几个师兄弟就意味着会有十几家酒楼参与。
以一万两为例,一家也得千两买方了。
“没和他们说团购的方式么?买方的人越多每家出钱就越少,一万两总价是不会少的。”
唐简连忙提醒二舅,买方的办法已经有了,还能如何还价?
“我说过啦,但也不能忽略这种可能。”邱连武说出一种可能性,也是人的本能。
“买方的人想着只有自家来买,有方的人越少越好,最后价高又不愿意出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