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尧弟一见如故,从今以后,尧弟若有什么事,尽管找为兄便是。”郭孝的脸上露出矜傲之色,微眯着眼睛的表情看起来却像极了一只叼着鸡的狐狸。

甄尧轻轻笑了笑,说道:“弟知郭兄不过是客套话,但有这份心,却也叫我慰藉。”

郭孝也随着他露出笑容,似乎并不因为被他看穿而感到恼怒,而是不在意地擦了擦自己的额头上出的热汗,因为吃饱喝足而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甄尧发现此人不仅风趣幽默,而且学识渊博。虽然他并未刻意引导此人到一些领域去,但此人却又什么都知晓一二。

或许就像郭孝自己所说的,他出身颍川。而在甄尧看来,亦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天下名士,多半出于颍川。

此人日后,或许会有一番不平凡的成就。

甄尧想了想,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谋士。即使是在现代,也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将他放在这一段历史中最为神秘机智的谋士榜榜首。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甄尧把自己的最后一口饼咽下,抬头看见对方正打量着自己。他嘴唇微抿,开口问道:“尧倒是想到了一位姓郭的名士。”

郭孝哦了一声,满怀着兴趣请他继续说下去。甄尧道:“尧路过颍川时,曾听人说起过颍川的几大名士。其中一位姓郭名嘉,虽然声名不显,但也被提起过。”

郭孝的拇指轻轻摩擦着自己的下巴,认真想了想:“的确是有这么一个人。听说此人乃是阳翟郭氏子弟,性情怪诞狂妄,只不过是有些急智罢了。”

甄尧道:“尧倒不这样觉得。性情怪诞之人,多是天下人因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而胡乱安放上的一种评价罢了。”

“越是这种人,越是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郭孝笑了笑,眸光湛湛更甚。他调侃道:“方才才道尧弟性情冷僻,不想原是没有找对话题。”

甄尧正色道:“原不是此般性情,不过是没遇到这般人罢了。”

他眸光一黯,眉宇之间似乎冷了几分。郭孝知道这话题不能继续下去,便也只寻一些开心的话题来聊。

此人仿佛生来就极会讨人欢心,不到半刻就又恢复了方才那般气氛。

甄尧在说话的间隙转头看向天,只见日已当空,这才知道竟然已经在这里说了这么久的话。他这一动作,郭孝也意识到了什么,便站起身来:“既然相谈甚欢,尧弟便把我当作朋友。这几日想必也是在长安城四处闲逛,多我一个朋友,也多一份乐趣。尧弟,你说是不是?”

郭孝那双极为像狐狸的狭长的眼睛微微眯起,眼尾轻挑,只见隐隐笑意,挑不出半分虚假。

甄尧也喜欢他的风趣,又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想着,甄尧便也站了起来,二人相伴离开酒馆。他跟在郭孝身后,盯着他那件穿得不甚整齐的青衫一眼,然后慢慢移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