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嘉阳

嘉阳拿着伞,对贾敏行了一礼,然后便撑着伞下山了。

待她走到佛寺的山门时,远远便看见一辆熟悉的马车。

那马车十分简朴,外面没有任何装饰。

此时雨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春日里的斜斜细雨。

嘉阳走的离那马车更近了。

与那马车还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时,她停了下来。

嘉阳在撑着素色的油纸伞,在雨下安静的站着。

那马车上的人,听见外面没了动静,带着些无奈掀开门帘,看向雨中的嘉阳,问:“怎么不上来?”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

她答非所问。

“猜的。”

“你还不如说是你算的。”

“我又不是道士。”

诸葛明无奈地笑了笑,没太懂眼前的人逻辑。但她也明白,嘉阳这是在跟她生气,只好柔声哄道,“快些上来吧,身上都湿了,别着了凉。”

见人还是没动,只好又说道:“你再不上来,我就下去了啊。”

听到这话,嘉阳的表情才变了变,这才收了伞,还是带着些气上了马车。

若是贾敏此时在这,便能认出那马车上的人,就是那日说出“其所求不过是想要世间女子都能堂堂正正立于天地之间”的女子。

那个锐利的像一把剑的女子。

林如海在翰林院当值已经两个多月了,眼看马上就到了六月,天也开始慢慢热了起来。

翰林编修是个清闲的位置,只负责一些文书的工作。林如海每日把分到自己手上工作做完后,就跑到翰林里的藏书馆——凌霄阁去看书。

朝廷的藏书馆毕竟是不一样,里面历代典籍浩如烟海,还有许多外面难见、或者根本见不到的孤本、善本。

凌霄阁里的书不能外带,许多特定的书也不能抄录,但也有很多书,像一些游记类倒是没这么多顾忌。偶尔碰到些有趣,又不是特别长的,他就会抄一份带回去给贾敏看。

不过说起来,林如海虽然是这次科考中最年轻的,又是今上亲点的探花,看起来也最有潜力的,这两个多月却没有被今上召见过。

反而是状元李元祥,如今是御前的红人。

李元祥是如今户部尚书李善的长子,虽然早早就过了乡试,但会试屡屡不中。如今四十有二,才中了状元。

虽说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四十二岁中状元也是可以敲锣打鼓、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但林如海毕竟是弱冠就中了探花,风头一时两无,其风采太盛,倒是衬得状元和榜眼黯淡无光。

不过这两月,情形倒是反了过来。林如海倒是不在意这些,李善替今上守着国库多年,如今年事已高,要从位子上退下来,今上对老臣的儿子多照拂一些也正常。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木秀于林并不是什么好事,他也乐得落个清闲,天天往凌霄阁跑得不亦乐乎。

这日他刚处理完手头上的事,估摸着今日应该没什么事了,就准备起身去凌霄阁。昨天他读到一本游记,内容详实有趣,拿着纸和笔,就准备去把那本书抄下来。

正走到半路,他就被同僚拦下,说今上召他去起草诏书,让他快点过去。

林如海一听,心中一惊,赶紧往御书房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