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婚

贾敏挑了个好日子到各个店铺,将账本还给各个掌柜,然后笑吟吟地对他们说:“前些日子城东李家有位掌柜因为私吞钱财,结果被主家发现报了官,最后那位背主的掌柜被抄家后下了狱,家人也都过的穷困潦倒。当然,我也只是突然想起来给各位讲讲,没有别的意思,你们不要多想。不过我发现帐本上的帐都有些不对,但是具体差了多少我还没有算出来,不知道能不能劳烦掌柜帮我把这帐好好算一算,倒是不急,一个月内把帐算清就好。”

掌柜们听到这话背上出了一身冷汗,城东根本没有什么李家,这是在明晃晃的威胁他们把之前吞的钱给吐出来,还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期限。若是不把钱吐出来把帐平了,他们这位新东家怕是会报官,让他们落得和那位被抄家下狱的掌柜一样。

临走前,每个铺子贾敏都还点了个新人升为二掌柜,让他和大掌柜之间互相掣肘。当然,还有些铺子的掌柜是在太蠢,把铺子都经营的亏损了,贾敏果断把这一部分的掌柜辞退,然后另请了新掌柜。

铺子上的事忙完之后贾敏便去几个庄子上逛了逛。她嫁妆里一共有五个庄子,有两个大的在金陵,另外三个在京中。这三个中有两个小一些但离京城比较近,大的那个比较远但依山傍水,物产很是丰富。

大的那个庄子叫柿子庄,因为庄子里有座山,山上种的都是柿子。贾敏去看的时候柿子树已经落果了,红彤彤的一片很好看,再过两个月熟了就可以拉出去卖了。

不过贾敏发现这个庄子的收益很低,问了庄上的管事才知道原来是因为离京中比较远,庄子上的路又不好走,很多时候柿子还没运出去卖就已经在路上烂掉了。之前还有人提出来做柿饼,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做出来的柿饼很涩又不甜,自然也是卖不出去,所以庄子才赚不到什么钱。

三个庄子都逛完之后,贾敏决定先着手做两件事。一是将原来庄子上的六成租降到四成,二是在柿子庄修路和开蒙学。

柿子庄路不好走,要是能把路修好,柿子就可以运出去卖,到时候她再请几个会做柿饼的到柿子庄教庄户们做柿饼,那一满山的柿子应该就不会如往年一样有太多损耗,庄子也能多一样进项。

至于蒙学,贾敏也想了很久,她要做些什么才能改变女子的现状?思虑良久后贾敏发现她做不了什么,一人之力,不过如蚍蜉撼树。只有越来越多的女子意识到许多事情本不该这样,意识到女子生来就和男子一样,都是顶天立地的“人”,而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只有当这些力量汇集到一起,才真的有可能去改变些什么。

而蒙学,就是一个起点。

在柿子庄开的蒙学,男女兼收,愿意送女儿来蒙学的甚至再减一成租。到时候男女分开授课,七到十岁为一年级,十到十五岁为一年级,分成两个年龄段进行教学。无论男女,多认得一个字,往后的机会也就比别人大上了那么一分。对于女子而言则更是如此,读书而明礼,读书而知进退,书读的越多,事理才能愈看愈明。当然,一个蒙学肯定做不到如此地步,但要有好苗子想读书,要读书,她也会全力支持。只要有一个人读出来,那这一个人又会影响更多的人,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贾敏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种子种下,期待着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现在是十一月份,该入仓的粮食和该拉出去卖的柿子已经差不多在上个月忙完了,正是农闲的时候。修路和蒙学也不能再耽搁,蒙学到还简单,只要将庄子上一些空闲的屋子收拾出来就能给孩子们当上课的屋子,再请几个夫子和买一些开蒙的书当教材,至于写字,做个沙盘,拿个树枝就能写写画画了,对于刚开蒙的孩子来说够用了。

贾敏把开蒙学这件事交给了庄子上的管事,毕竟管事对庄户的情况更加了解,也更容易开展工作。

至于修路,贾敏准备把这件事交给张文。这个月她查看铺子和庄子的时候都把他带在了身边,发现他不仅做事机灵,还会识字算账,正好把修路这件事交给他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