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第 156 章

别的世界的东西为何会出现在无名湖湖底,还被涨潮冲上岸,这就让林潭想不通了。

林潭将那个没什么用的铁盒子丢下,继续翻看其它事物。翻了几处后,她发现这里是真的什么都有,像是一个异界垃圾场。

很多稀奇古怪的异界废品都成堆出现在这。

本土的天材地宝反而是少数。

林潭找了大半天也没能找到几样有用的东西。她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塑料包装袋,上面的文字也不知是哪个文明、国家的,反正她看不懂。

林潭怀疑湖底有类似空间漩涡门的存在,并且具有一定吸力,能将外界之物吸入到这里。

就是不知道它有没有把外界的人吸到这里过。

想来真吸过来了,也活不下来。

无名湖又浮不起来,普通人自救都难。

连林潭都不敢说,自己下了无名湖能完好无损。

正在林潭搜寻岸边可用的宝物时,突然一点湖水涌上来,零星的水花溅到了她的衣摆。

林潭直起身朝不远处的云青舟问道:“你有没有觉得,湖水的水位在慢慢上涨?“

云青舟闻言面色一变,他连忙去看方才做的标记,果不其然标记已经被湖水淹没。

“陛下,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无名湖快要涨潮了!”

“等涨潮的时候,这里会全部被水淹没覆盖,我们必须回到无极之渊底部之外,才能避开涨潮的湖水。”

“从开始涨潮,到潮水泛滥,大概需要两刻钟。事不宜迟,我们先走吧。“

林潭向来不喜欢自找麻烦,也没到不管不顾非要和湖水相斗的地步,听了云青舟的话之后,当下便跟他一起离开了无极之渊底部。

云青舟告诉她,这个涨潮大概会持续个半天左右,到时间后,潮水就会退回去。一切恢复原样。

岸边会多出不少东西,到时候趁部分天材地宝还未发生黏连变异,赶紧收取。

这半天时间里,两人也没闲着,在各个渊层来来回回,储物袋不够用就炼制新的,总之只要是两人看中的东西多少都会装一些带走。

半日过去,无极之渊内潮水退去,林潭和云青舟再次回到底部世界。

云青舟看到眼前景象后,惊讶万分:“那些东西呢?怎么全都不见了?”

林潭看向空荡荡的湖岸,也有些疑惑,不是说涨潮会把湖底的东西冲上岸么?这怎么还带往回冲的?

刚退潮的岸边有些潮湿,脚下全是湿软的泥土。

林潭走了几步,突然感觉脚底似乎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

她低头看去,只见脚下的那处软泥表面露出了一点灰黑色的物质。

林潭俯身将那东西旁边的泥土挖去,将其整个从湿泥中拿出。

“这……是一颗石头?怎么形状这么奇怪。像一颗鸟蛋似的。”云青舟笑着说了一句。

这块灰黑色的石头许是在湖底经受多年湖水的冲刷,表面光可鉴人,犹如一块上等的大鹅卵石。质地莹润,触手冰凉细滑。

林潭看着它,神色有些凝重,没说话。

原本没怎么在意的云青舟见状,倒是把心提了起来:“该、该不会……真的是颗鸟蛋吧?”

“不可能啊,无名湖这样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活物存在?就算它原来是一颗鸟蛋,那现在估计也死得不能再死了。”

说着他伸手以自身力量试探了一下,又接着道:”你看,我说得果然没错,这里面生机全无,如果它不是一颗实心的石头,那就证明里面的幼崽已经彻底死了。是一颗死蛋。“

“别急……再看看。这颗蛋给我的感觉很奇妙,我总觉得它的气息有些似曾相识。”

林潭试着也往石蛋里注入了一些力量,同样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毫无回应。

林潭也没失望,将其仔细收起来,打算回到外面后在找时间仔细研究一番。

无名湖的湖水近似于深蓝色,此时它十分平静,无波无澜,丝毫看不出之前涨潮淹没整个深渊底部的样子。

之后林潭和云青舟按来时的路准备返回南天境,才刚出了无极之渊,云青舟就有点疲累了。他以往来此都是粗略一看,哪像这次一样,跟着林潭到处跑。

在这里活动得越厉害,消耗自然也越大。

云青舟在深渊底部的时候,就感觉到乏力了,只是见林潭面无异色的模样,以为她在强行坚持。便不想让自己显得太没用,所以一直没出声。

等到了无极之渊外,云青舟实在有些撑不住了,当场变回了原形——一只青玉七星虫,差点坠.落在地上。

还是林潭眼疾手快,将其接住,放在了自己背着的贪狼弓上。

“撑不住的话,就现在上面恢复休息一下。”林潭一边说一边加快了脚下飞行速度。

云青舟化成的七星虫累得瘫倒,顺着弓弦落在林潭肩上,四脚朝天一动不动。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家伙累死了。

不知过了多久,云青舟隐隐感觉日升月落了数次,等它终于恢复精神睁开眼时,发现他们已经回到了南天境!

南天境依旧是老样子,一路走过去,各大小种族纷争战火不断,到处都有生灵死亡。

林潭不受战火影响,径直前往白龙族族地悬浮仙宫,仙宫守门之人看到林潭,简单验核了下身份,便赶紧让她进去,且道:“前辈快去吧,族王等候您归来已久。还有巨兽族、人族、半人族、灵族等诸多种族的前辈,都在等您归来。“

林潭闻言面无异色,只笑着谢过守卫之后,便带着云青舟先回了瑶台月树。云青舟这回疲累过度,元气大伤,少不得要在月树上恢复个一天半日,才能重新活蹦乱跳。

等林潭到达仙宫主殿的时候,果然看见各族之王,以及各族的一些强者,都稳坐于大殿两侧。